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AHRS称为航姿参考系统包括多个轴向传感器,能够为飞行器提供航向,横滚和侧翻信息,这类系统用来为飞行器提供准确可靠的姿态与航行信息.AHRS原本起源于飞行器相关技术,但是近几年随着成本的器件成本的不断降低 也被广泛的应用于机动车辆与无人机,工业设备,摄像与天线云台,地面及水下设备,虚拟现实,生命运动科学分析等需要三维姿态测量的产品中.本系统SlimAHRS采用全固态MEMS三轴陀螺、三轴加速度、三轴磁场计,运算单元使用高速CortexM3处理器,可高速输出姿态及传感器信息,支持3D全姿态输出,无奇异点,满足快速响应要求.  相似文献   
2.
水轮机经历飞逸过程时,其内部将出现流动分离、涡漩及高振幅压力脉动等瞬态水力特性。为明确其在飞逸过程的不稳定流动特性,本文以某典型水头段混流式模型水轮机为研究对象,对其由额定转速过渡至飞逸转速的瞬态流动过程开展研究,数值计算获得的飞逸单位转速及流量与试验测试结果吻合较好。结果表明:飞逸过程中,转轮进口处水流在大冲角作用下形成较强的流动分离,诱发转轮叶片通道产生大尺度的涡漩结构,且随转速升高,涡漩体积逐渐增大,对主流形成强烈扰动。过流部件内均捕捉到低频、宽频特征的高振幅压力脉动,频率范围在0.5倍叶频以下,且对应的转轮域压力幅值最高。进一步,本文基于能量平衡方程分析水轮机能量耗散特性,发现各过流部件能量耗散主要发生在转速上升的初始阶段,且转轮和尾水管内的能量耗散之和超过耗散总量的90%。此外,湍动能生成项和雷诺应力做功项远大于黏性耗散项和黏性力做功项,表明不稳定飞逸过程中的能量输运和耗散主要由湍流主导。转轮内的主要能量耗散位置与涡漩结构位置对应,表明转轮内流动分离诱导的复杂涡漩结构是引起能量耗散的根源,为进一步揭示水轮机飞逸过程的能量耗散机制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田文生  范文睿 《电子世界》2014,(12):191-192
正水质灾害是我国特别是南方地区最常见且频繁发生的严重地质灾害,一旦发生即会对当地老百姓造成严重的人生安全损失和财产损失,对当地正常经济生活次序造成巨大影响(道路、电力中断,饮用水、粮食减少,工业生产暂停等等)。可以说每到汛期时间特别是主汛期来临,各地政府人民都会对防汛减灾工作高度重视并且全力以赴减少降低损失。二十一世纪已迈入信息数据时代,信息亦是防汛抗旱工作决策的基础,是正确分析和判断防汛抗旱形势、科学地制定防汛抗旱调度方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