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7篇
水利工程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理论探讨以及对河北与广西旱作物和水稻灌溉试验实测成果的分析,提出了预测逐日参照需水量的方法与模型,探究作物正常供水和水分胁迫条件下需水量、作物系数及士壤水分胁迫修正系数的变化规律,提出了计算作物系数与土壤水分胁迫系数的数学模型;据此,提出了预测逐日作物需水量的方法与模型,并介绍应用实例.理论分析与实际应用的结果表明,所提的方法与模型理论严密、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提倡建设一个节水型、生态型灌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茆智 《中国水利》2004,(18):22-23
非常高兴能来参加都江堰建堰2260周年国际学术论坛.我是从事节水灌溉研究的,现在讲灌区的现代化发展,就灌区而言,我个人认为其方向就是现代化节水型生态灌区.灌溉现代化是一个过程,是个有起点无终点的过程.起点是什么?起点是灌区能够正常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水稻节水灌溉在节水增产防污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茆智 《中国水利》2009,(21):11-12
我国水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37%.其产量高低及能否持续稳产高产,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降水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形成的缺水以及稻区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直接影响水稻的稳产高产。为保障粮食安全,在我国水稻生产中必须节水。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人工湿地对稻田氮磷污染的去除效应和规律,在广西青狮潭灌区选取农田洼地、废弃耕地改造为人工湿地,分别于2008、2009年水稻生育期在人工湿地进出水口采集水样进行氮磷浓度化验并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人工湿地对早稻和晚稻排水中TN、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约26.5%、8.1%和53.0%、58.2%;2009年人工湿地对早稻和晚稻排水中TN、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约56.0%、17.2%和64.1%、76.7%,能明显地改善农田排水水质.由此可见,选用人工湿地处理农田排水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水稻高效节水与持续高产的灌排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种稻国家,全国水稻总产量及灌溉面积居粮食作物中的前列。水稻灌区的节水、高产在我国有重要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试验研究、开发与推广了许多种水稻节水、高产灌排技术;国内通过先进的试验手段,发现长期采用一些水稻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能对水土环境及产量造成一些不良影响,探讨了此影响产生的原因及避免途径。在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并开发出了水稻高效节水、持续高产的灌排与施肥综合技术,以及水稻灌区用水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具体是稻田轮流淹水与落干的间歇灌技术、与此相配合而增加追肥次数的施肥制度改革措施,以及易于推广应用的稻田实时灌溉预报与渠系用水实时调配技术。这些技术是水利措施与农业措施紧密结合,既能高效节水,又能避免水土环境的不利影响,持续高产,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文中亦介绍了这些技术的推广情况及推广后取得的节水、增产经济效益和社会与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
7.
一、引言正确地确定农作物灌溉制度和田间耗水量是农田水利工作中重要課題之一。研究这一問题,对子灌溉工程的規划和管理,对我国的水利資源的开发和綜合科用,以及指导农作物的田间管理有着重大意义。农作物的灌溉制度一般是指作物生育期內的灌水次数、灌水时期、灌水定額和灌溉定額;对水稻来說,还应包括田面的水分状况(长期淹灌、湿潤灌溉、以及  相似文献   
8.
对广西桂林不同降雨频率与不同灌溉方式下的降雨利用、径流量分析研究表明,晚稻降雨利用率远高于早稻;早稻在"薄、浅、湿、晒"、间歇灌溉、传统灌溉模式下降雨利用率随降雨频率的增加呈缓慢上升趋势,而晚稻节水灌溉模式下呈上凸趋势;早稻全生育期和晚稻分蘖期、拔节期径流量很大,对肥料流失产生不利影响.节水灌溉模式能够提高降雨利用率,减少地表径流量.在干旱水文年份,早、晚稻间歇灌溉较其他灌溉方式提高降雨利用率,减少地表径流量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利:灌溉用水效率测算分析与农业节水潜力分析有着怎样的关系? 茆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开展的全国性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与分析工作,意义重大。我国的灌溉面积居世界前列,要开展基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类型灌区的测试与计算成果,综合统计、分析、计算出全国的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工作繁杂、量大,但作用也巨大,在国外少见。虽然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影响因素多,测算分析十分复杂,特别是对于全国的数据更是难于精确确定。就当前而言.由于这种宏观的全国性数据是以全国南方、北方各种类型灌区的测算成果为基础而确定的,  相似文献   
10.
节水潜力分析要考虑尺度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茆智 《中国水利》2005,(15):14-15
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种稻国家之一,水稻面积为世界第二,水稻的总产量在世界各国中居首位.水稻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粮食种植面积的30%,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水稻的灌溉用水量在全国农业用水中占1/3以上.但中国水资源紧缺,且时空分布不均,特别是工业用水、城镇供水大幅度增长,农业用水紧缺问题日益严重.农业是我国的第一用水大户,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应该说水稻的节水,对工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