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建筑科学   1篇
水利工程   7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随着我国国际工程项目的增多和国际工程管理的发展,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的水平在不断提高,施工索赔也日趋成熟。工程地质已被广泛应用于岩体工程为对象的经济建设的施工索赔中。工程地质往往从围岩稳定、岩体分类、结构面性质、岩体地应力的影响等方面,为施工索赔提供了技术方面的支持。由此,工程地质在工程索赔中的作用,工程地质与工程施工索赔的关系以及处理这类索赔应注意的问题,对我国工业地质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变更形式及变更处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更是项目投资控制的主要环节,变更的形式和规范的处理模式直接关系到合同双方的投资控制和成本管理.结合项目管理实践,通过对以往合同管理经验的总结,对工程建设实施阶段发生的变更形式及处理模式进行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地下洞室不良地质地段的支护采用传统的钢支撑支护,能够获得良好的支护效果。而在某工程的地下洞室不良地质地段的支护中采用了双层钢筋网同管式锚杆联合支护获得成功,产生了与钢支撑同样的支护效果,并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支护形式在其它具有类似地质条件的工程项目中也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地下洞室的开挖中,尽管有很好的开挖支护方法,塌方也很难避免。小浪底导流洞工程在开挖过程中共出现塌方16次,其中较大规模的塌方3次(#F,#S和#E),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常规喷锚支护法、全断面钢支撑一次支护结合顶部回填混凝土法和“眼镜法”三种塌方处理方法。“眼镜法”即先开挖支护洞断面两侧的导洞,形似眼镜,然后开挖支护中上部,最后开挖并拆除中下部的碴体和支护。实践证明这些处理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FIDIC合同条件下进度控制的总原则是:用施工计划控制施工进度。承包商提交进度计划,工程师按照权力批准并按此控制进度,承包商必须按期完工,否则将承受一定的惩罚;但是如果施工中出现了承包商无法控制的事件,则容许有工期索赔,合同工期相应延长。由此看出两点:①在此合同条件下工期控制的主动方是承包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对工程工期延误分析的两种方法CPM,BUT-FOR进行对比,阐明两种工期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及存在的问题,以便在工程建设与管理中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8.
由于黄河水流泥沙含量高,小浪底进水塔流道水流流速大,流道过流面混凝土强度较低,为防止高速含沙水流对水工建筑物过流面的磨蚀,根据合同要求对进水塔部分流道进行环氧砂浆抹面。通过方案对比,选取抗压强度和粘结强度高、施工方便的NE环氧砂浆。介绍了NE环氧砂浆的施工工艺及其在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地下洞室断层带开挖采用传统的钢支撑支护,能够获得良好的支护效果。而在某工程2#导流洞下游F236的开挖中采用双层网加强支护获得成功,产生了与钢支撑同样的支护效果,并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在该工程的其他具有类似地质条件的项目中已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当事人之间签订的合同是多样而复杂的,因而合同实施中引起相互之间权利和义务的争议也是在所难免的.选择适当的争议解决方式,及时解决合同争议,不仅关系到维护当事人的合同权益和避免损失的扩大,而且对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也产生直接的影响.从实践上看,合同争议的解决途径主要有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在此仅以在国际工程承包中广泛运用的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编的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以下简称FIDIC合同条件)第四版及1999年第一版为例,对合同争议的解决途径加以介绍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