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能源动力   3篇
水利工程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pH和溶解氧对上海蕴藻浜河道沉积物重金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变上覆水体pH和溶解氧,并采用改进的由欧共标准测量与检测局(BCR)提出的连续提取法,研究pH和溶解氧对蕴藻浜沉积物中Cu、Cr释放的影响,以及沉积物释放前后Cu、Cr形态的变化,探索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pH增加,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量下降,可还原态在沉积物中的含量上升,可氧化态与酸可提取态含量均有下降,这主要和H~+与重金属离子的竞争以及沉积物中自然胶体的吸附有关;随着溶解氧含量增加,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量升高,可氧化态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而可还原态含量略有上升趋势,这主要与沉积物的还原性、硫化物及铁锰氧化态重金属有关.  相似文献   
2.
沸石吸附水体中氨氮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近年来各大自然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加重,废水中氨氮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浙江缙云有丰富的沸石矿藏,研究其对于沸石的吸附过程有着明显的应用价值。实验结果显示:在288~318 K范围内的温度对沸石吸附氨氮过程影响较小,在氨氮初始浓度为30 mg/L的条件下,小粒径沸石对氨氮的48 h吸附容量为1.13±0.06 mg/g,去除率为91%。大粒径沸石对氨氮的48 h吸附容量为1.10±0.06 mg/g,去除率为87%。沸石对氨氮的吸附过程遵循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均适用于描述沸石吸附氨氮的热力学过程。本研究表明天然沸石是一种合适的吸附剂,可用于废水或者天然水体中氨氮的去除。  相似文献   
3.
通过改变环境条件(温度、pH、溶解氧),并采用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法,研究了温度、pH和溶解氧对蕴藻浜沉积物中Ni的释放的影响,并对不同条件下的沉积物释放前后Ni的形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沉积物对Ni的释放通量升高,可交换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以及有机物结合态在沉积物中所占百分比均上升;随着pH的增加,沉积物对Ni的释放通量下降,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以及有机结合态所占百分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溶解氧高的水体比溶解氧较低的水体更不容易释放Ni.  相似文献   
4.
采用两种制备方法(M1、M2),分别对三种活性炭(AC1、AC2、AC3)进行负载纳米氧化铁实验研究.通过不同材料对Cu(Ⅱ)吸附量的筛选实验,得出AC2-M2对Cu(Ⅱ)吸附量最大.对AC2-M2进行的静态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pH值在1~6范围内,AC2-M2对Cu(Ⅱ)的吸附量随pH值增大而增加;AC2-M2对Cu(Ⅱ)的吸附规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与AC2相比,其最大吸附量提升了约113%,其吸附过程分为快速吸附、慢速吸附、动态平衡三个阶段;AC2-M2对Cu(Ⅱ)的吸附是自发吸热过程,吸附机理主要以物理吸附为主,并同时存在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