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水利工程   10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
褚金庭 《治淮》1997,(8):17-18
宋健国务委员在1995年全国环保厅(局)长会议讲话中指出:“这次治淮采用了新的模式。一是依法保治。国务院已经颁布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流域水污染防治的行政法规。二是总量削减,流域内的企业都要按计划削减污染物排放量。……淮河模式,方向对头,方法可行。” 近十多年以来,由于淮河流域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没有认真执行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经济发展中只注重经济效益,只顾局部利益,眼前利益,不顾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忽视了环境保护,盲目地发展了一批小造纸、小化工、小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根据作者在1995年全国水政水资源工作会议大会发言材料整理而成。文章回顾了1995年贯彻实施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的情况,提出了进一步贯彻条例,推进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流域管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金庭 《治淮》1994,(8):7-9
淮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85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为621亿立方米,地表水人均占有量411亿立方米,不足全国的1/5,是我国缺水地区之一。流域内年径流量主要集中在6——9月,冬春两季干旱少雨,最大月径流量是最小月径流量的30倍,形成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和地区差异悬殊。全流域主要跨省河流有100余条,水闸4000余座,形成河网纵横交错、水系复杂、水事、水污染矛盾突出、流域管理难度大等特点。 在历史上,淮河流域自然灾害频繁,主要是  相似文献   
4.
11998年完成的主要工作1.1开展了“达标排放”水质监测1998年元月初组织四省水政水资源和水文部门对全流域188个城镇共597个入河排污口、82个重点河道水质控制站进行了水质、水量同步监测,共投入2200余人,获得监测数据73000余个,及时将达标排放情况向水利部、国务院环委会作了汇报,受到了好评。之后,又编写了专题报告,分别报送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四省人民政府。1.2组织开展检验“达标排放”一周年活动1.2.l开展对重点城镇的入河排污口监测为了检验淮河流域工业污染源排放一周年所取得的成效,于1998年12月23~28日组织四省水政…  相似文献   
5.
褚金庭 《治淮》1998,(3):12-13
1997年是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一年,香港回归祖国及党的十五大召开,对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防止淮河出现重大水污染事故,保障沿淮居民生活用水及工农业生产用水安全,保障社会安定,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在水利部、国家环保局的领导下,在流域四省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履行  相似文献   
6.
淮河干流于1994年7月和1995年7月连续发生了两次大范围的水污染事故。本文分析研究了这两次发生在汛期的水污染事故的形成、特点,总结了经验,提出了防御大范围污染事故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沙颍河流量和水质对淮河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颍河是淮河最大的一级支流 ,其废污水量和CODCr的排放量分别占淮河干流的 4 0 %以上。1989年以来 ,淮河干流共发生 5次较大的污染 ,都与沙颍河有关。针对这 5次污染情况 ,对沙颍河污水入淮前后水量、水质进行综合分析 ,说明污染发生的原因 ,找出沙颍河对淮河形成污染的时间规律 ,流量与水质的对比关系 ,以便于调整淮河与沙颍河水闸防污调控试行方案 ,防止淮河发生突发性污染。  相似文献   
8.
褚金庭 《治淮》2001,(5):7-9
根据《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及“九五”计划》(以下简称规划及计划)的要求;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自1994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流域四省人民的艰苦努力下,经过近8年的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基本上完成了《条例》和《规划及计划》所确定的目标。一期目标到1997年实现全流域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全流域最大允许排污总量COD由1993年的150.14万吨削减到89.02万吨,削减率为  相似文献   
9.
淮河干流又发生大面积突发性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金庭 《治淮》1994,(9):3-5
污染的形成 由于沙颖河流域和淮河干流沿岸城镇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无节制的排放,较长时间地在河道积蓄。根据1993年统计资料表明,沙颖河流域有城市污染源36个,污废水年排放量达4亿吨,占全流域污废水排放量的17.4%;COD年排放量为12.7万吨,占全流域排放总量的16.8%。淮河干流沿岸城市污废水年排放量2.7  相似文献   
10.
<正> 水质分析是水质监测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分析室提供的数据具有准确性和可比性,淮河水质监测中心于1987年6月4日至7日在安徽省六安市召开了“淮河流域水质监测分析室质量控制第一次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水文总站负责分析室质控和有关分站化验室的代表,以及水电部水文局、水质试验研究中心的特邀代表等共38人。会上,淮河水质监测中心总结了前几年对流域各水质分析室开展质控考核的经验和成绩,并且对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