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2篇
水利工程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厦门市高殿水厂三期工程是利用法国和日本政府贷款建成的日产水量30 万m 3 规模的现代化水厂。针对该工程的工艺流程、自控系统、设备和仪表的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
我国水厂自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较系统地分析了我国水厂自控技术的现状,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结合水处理工艺原理和自动控制的特点,探讨了我国水厂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费霞丽  侯英娜  李清华 《给水排水》2021,47(10):130-133,139
随着智慧水务的建设,如何利用测压点来对管网中的异常事件侦测变成了大家关注的问题.通过建立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利用灵敏度分析,计算出不同异常事件下的监测覆盖率;针对异常事件侦测需求,优化测点布置方案;并在某市的实际管网中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计算结果表明案例城市管网的当前监测方案,在0.5m的压力观测精度下对500m3/h的爆管监测覆盖率只有59.6%,需要增加23个压力监测点来可以实现大口径爆管监测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4.
随着智慧水务建设的推进,实现从传统基于人工经验的生产运行向数据驱动下的运营决策转变成为必然趋势。利用机理模型和数据模型建立供水实时在线水力模型系统,打造城市供水管网的数字孪生,是厦门市政水务集团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成果之一。文中在实时在线模型的基础上,探索了爆管预警分析与处置的模型应用研究。研究和实践结果表明,基于实时在线模型的数字水务建设,在实时监控、事件侦测与警告以及首创的模型移动端应用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有效提升了供水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5.
饮用水中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世界各地频繁爆发的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病已成为研究热点,通过总结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的危害和特点,系统调查饮用水系统中的污染状况,讨论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的去除技术和参数,提出中国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控制贾第鞭毛虫鞭毛虫和隐孢子虫污染必须将水源保护、强化常规工艺、加强水厂的运行管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7.
为了在紧缺的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污水厂入地近年在国内各地风靡。对地下式污水厂同地上式污水厂进行多方位比较,总结了地下式污水厂的特点,指出了未来污水厂的建设模式应进行全生命周期评价,无论是地上式还是地下式污水厂均应以节地、节能、环境友好为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厦门翔安海底隧道给水管道工程的特点及运行情况,为实时监控海底隧道内给水管道运行状况,自控系统采用压力降、流量差以及隧道底部水池的水位变化作为爆管事故的判断依据,为给水管道的安全运营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福建九龙江流域给水厂污泥脱水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九龙江流域给水厂污泥的颗粒性质,进行絮凝、污泥比阻和过滤试验,研究污泥的脱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适当投加聚丙烯酰胺可以降低污泥比阻,改善脱水性能。其中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对该地区水厂污泥的调理效果较好,PAM投加范围以低于0.5‰为佳,不仅可以降低运行成本,而且在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及上清液水质的回用效果上,均可以达到最佳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九龙江流域水厂生产废水回用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九龙江原水为研究对象,从改善低浊水混凝条件优化净水工艺角度,对生产废水的回用条件和作用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回用具有适当含固率的生产废水可以改善水处理过程的混凝条件,节省投药量,节药率一般为10%~40%;存在改善混凝条件、节省投药量的最佳含固率和最佳混合水浊度范围,最佳含固率为0.1%~0.7%,最佳混合水浊度为60~400NTU;原水浊度是显著影响最佳含固率的因素。当原水浊度小于60NTU时,最佳含固率随原水浊度的升高而增加,当原水浊度大于60NTU时.最佳含固率随原水浊度的升高而降低,最佳混合水浊度表现出相同的规律;在生产过程中,建议以最佳混合水浊度控制生产废水的回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