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5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同志们: 云南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在省科协、省电力局、昆明水电院、水电十四局挂靠单位及有关部门、单位的关怀和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园满地完成了各项预定任务,今天就要闭幕了。会议三天来,与会代表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科  相似文献   
2.
金沙江是我国亟待开发的最大水电基地,也是世界上少有的水能资源最富集的河流。加速开发金沙江水能资源,兴建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实施“西电东送”,对实现我国能源合理配置,改善电源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特别是川、滇金沙江两岸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长江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金沙江一期工程溪洛渡和向家坝水电站勘测设计工作已进行多年。1996年完成预可行性研究设计报告,并经原电力工业部会同云南、四川两省及三峡总公司审查通过。1995年11月,在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五次会议上,李鹏总理指示:“金沙江向家坝、溪洛渡电站的前期工作要抓紧进行。在‘九五’期间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争取在‘十五’期间开工建设其中一个电站。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是建设这两个工程的业主”。三峡总公司自1996年组织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前期工作至今已经6年,在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的关心支持下,在云南、四川两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协助下,经过勘测设计、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共同努力,金沙江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和成果,为国家宏观决策开工兴建奠定了科学的、坚实的基础。一、前期工作的回顾与展望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两电站在预可行性研...  相似文献   
3.
4.
关于推进怒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恭 《水力发电》2007,33(5):1-3,6
从本世纪初开始,围绕开发水能资源促进怒江流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曾引发了一场大讨论。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怒江流域地区的发展不能再继续等待下去,应以切实可行的步伐向前推进。结合工作实践,简要回顾了怒江水能资源开发前期工作情况,畅谈了从怒江开发讨论中得到的有益启发,对现阶段怒江中下游水能资源开发的相关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资源十分丰富,但目前仅开发13%~14%。国家已明确了梯级滚动开发的方针。进一步开发长江流域,以此作为中国东、中、西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同时明确中国三峡总公司为金沙江浪洛渡和向家坝两水电站的业主单位。长江上游金沙江段是可开发水能资源最集中的地区,总装机容量接近5000万kw,是“西电东送”北、中、南三条线中,中线的主要基地。争取在“十五”计划期间,溪洛渡和向家坝两电站其中有一个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6.
漫湾水电站第一台机组即将发电投产,强大的电流将源源不断地输入电网,为缓解我省当前电力供应不足和促进我省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在此喜庆的日子里,我谨向电站的广大建设者和关心、支持过漫湾电站建设与改革的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管理体制和基本建设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水电建设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全面推行招标承包制、建设监理制及项目目标管理制,严格实行国家建设计划和合同管理相结合的新型建设管理格局。近十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新的建设管理体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推动了我国水电事业的蓬勃发展。从在建的十  相似文献   
8.
贺恭口述  沈小波 《能源》2012,(12):106-110
十年前,国家电力公司被拆分成11个主体,拉开了电力体制改革的序幕。那么当年的资产、人事是如何分配和考虑的?有哪些外界所不掌握的细节?  相似文献   
9.
推动水电更快更好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能源需求量持续增长,水电开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水电建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切实转变水电开发观念,创新水电开发模式,提高水电开发质量,协调处理好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移民利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西电东送”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水电开发道路,不断开创我国水电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新的贡献。一 水电开发正逢其时 1水电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获国际社会认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其中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是目前世界各国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在经历了多年的争论后,水电开发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共识。1996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首先确立了不需要建设大坝的小型水电的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地位,鼓励各国开发小型水电。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上,192个国家一致认为,发展水电与燃烧矿物资源获得电力能源相比较,无论在资源方面,还是在环境方面,都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在世界各国都在鼓励发展各种可再生能源,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大型水电也有必要被确认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会议通过的《约翰内斯堡执行计划》,呼吁全球能源供应多样化和增加包括大型水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的份额。继而在2004年10月,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与国家发改委在北京共同召开水电与可持续发展论坛研讨会,会议达成广泛共识,一致认为,水电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水电为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以及经济转型的国家,水电资源需进一步有效地开发利用。 2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的基本方针已经明确。我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优先发展水电的政策。《中国21世纪议程》中把水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并作为鼓励开发的能源形式列入了能源发展战略中,确定了大力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煤电,积极发展核电,加快新能源发展步伐的能源工作思路。近几年来,随着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认识的加深,开发西部水电,实施“西电东送”已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支撑,三峡、广西龙滩、云南小湾、贵州构皮滩、四川瀑布沟、湖南(贵州)三板溪等在建大型水电站进展顺利,金沙江溪洛渡、四川锦屏一级、青海拉西瓦、重庆彭水等大型水电站相继开工建设,2005年国家核准建设的大型水电站达14个,总装机容量2707万千瓦。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基本平息了数年来“生态论”与“水电论”之争,为中国水电发展明确了基本方针。 3 中国水能资源状况已经查明。根据国家发改委2005年11月公布的全国水利资源复查成果,中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944亿千瓦,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为5.416亿千瓦,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为4.018亿千瓦,均居世界首位。复查结果显示,中国水力资源在地域分布上极不平衡,总体来看,西部多、东部少;大多数河流年内、年际径流分布不均,丰、枯季节流量相差较大;水力资源集中于大江大河,有利于集中开发和规模外送。这次水力资源复查,基本查清了我国可能开发的水力资源及其分布、经济可开发量和开发情况,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水电开发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国家制定好能源和电力发展规划以及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必将对我国水力资源的科学和合理开发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第一座水电站——云南石龙坝电站的建设,至今已整整80年了。80年前的今天,我们的先辈们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为了发展民族工业,不畏艰难, 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