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依据适宜性评价,综合考虑水质、回灌率、已运行情况以及环境条件对水源热泵开发的影响,对西安市水源热泵开发利用潜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西安市适宜性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31.52%;将西安市水源热泵开发潜力划分为5类潜力类型区:Ⅰ、Ⅱ类潜力区主要分布于西安市北部,以平原为主,为开发潜力优、良区;Ⅲ类潜力区主要分布于临潼中部、阎良东部、长安南部、户县和周至南部等地,为适度开发潜力区;Ⅳ类潜力区主要分布于蓝田西南、临潼南部以及长安丘陵区,为不宜开发潜力区;Ⅴ类地区为秦岭山地和禁采区,应限制水源热泵的开发利用。研究可确定西安市不同地域的水源热泵开发利用潜力,研究结果可为编制西安市水源热泵开发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常温注水井对水源热泵热贯通现象的影响,利用FlowHeat1.0软件模拟了3组情景下含水层渗流场、温度场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常温注水井对含水层热贯通的影响机理和抽水井水温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常温注水井通过减小回灌井、常温注水井之间的水力坡度和延长地下水渗透途径的方式达到缓解热贯通的效果;回灌井、常温注水井流量比相同时,常温注水井在抽灌井连线的位置对含水层热贯通的影响小;抽灌量不变时,常温注水井与回灌井的流量比越大,常温注水井缓解热贯通的效果越明显;在有利地下水回灌的水源热泵系统中,布设常温注水井能有效地降低含水层热贯通程度。  相似文献   
3.
以西安市某地下水源热泵直线型异侧布井为例,分别运用解析法、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渗流场影响范围,并确定了渗流场影响范围、安全距离与井距的对应函数关系。结果表明:在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井孔抽回灌量参数确定的条件下,渗流场影响范围、安全距离均与抽回灌井距呈正相关关系;水源热泵布井时应考虑抽回灌井群系统对渗流场区和周边建筑物地基沉降造成的影响,以便合理规划水源热泵布井区和优化抽灌井布井间距。  相似文献   
4.
大西安地区降水资源空间差异较大,为深入了解大西安不同区域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利用大西安地区14个气象站1970-2013年的逐月降水观测资料,采用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检验法、小波分析法以及克里金插值法,对大西安5个区域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西安地区年均降水量为576.65 mm,整体呈下降趋势,下降率为-10.04 mm/(10 a),东部较西部下降显著,北部较南部下降显著;年内降水量分配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份,占全年降水总量的50.84%,春、秋季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夏季降水量呈上升趋势;研究区年降水量变化的第1主周期为28 a;全区多年降水量呈现出少—多—少—多的波动趋势,突变年份为1980年和1991年;年代际降水量呈现出增加—减少—增加的趋势;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呈现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趋势.上述研究成果可为大西安地区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水源热泵适宜性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利用富水性、回灌率、渗透系数、含水层厚度等13个参评因子构建了西安地区浅层承压水水源热泵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基尼系数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在GIS技术支持下,建立适宜性二级评价模型,将适宜性划分为4个等级,并分析了浅层承压水水源热泵适宜性分布状况。结果表明:浅层承压水水源热泵适宜区面积为1 144.32 km2,较适宜区面积为1 393.57 km2,一般适宜区面积为762.48 km2,不适宜区面积为6 807.63 km2。适宜区总面积达3 300.36 km2,占人类主要活动区面积的76.98%,浅层承压水水源热泵技术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