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水利工程   1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2.
临界雨量是指典型流域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恰好”能够发生所对应的时段最小降雨量值。在《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计算细则》规定的基础上,经过实践摸索提出了综合分析临界雨量初值的几种方法,并以黄河支流洮河流域纳纳河为例,进行了临界雨量的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分析计算方法对类似流域山洪泥石流临界雨量的分析计算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讨赖河流域内的讨赖河与洪水河为研究对象,采用嘉峪关水文站和新地水文站1954-2018年的月平均流量和月平均悬移质含沙量数据,对讨赖河流域的水沙输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讨赖河流域水沙年内分配不均,其输沙量和径流量基本集中在6-8月的汛期,且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单峰型”分布。M-K非参数检验法和相关性分析显示讨赖河干支流径流量差异显著,与水沙显著相关,说明水沙同源。分析表明人类活动是影响讨赖河干支流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的关键因素,其对讨赖河和洪水河输沙贡献率分别达到了55.72%和67.14%。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保护利用是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核心。对石羊河各条河流出山口流量统计分析表明,石羊河天然径流量基本稳定;下游蔡旗水文站近50年年径流量从4亿~5亿m~3下降到1亿m~3左右,其水量减少原因是上中游消耗过大。流域内人口、耕地比20世纪50年代翻了一番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降到了700多m~3,民勤县人均地表水资源量不到200 m~3,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当前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86.2%,相同产值情况下,石羊河流域农业用水量是工业用水量的23.6倍。提出了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和制定科学合理的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思路的水资源保护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对黑河流域水资源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选取水资源紧缺的黑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统计方法分析了黑河产流区气温、降雨、蒸发、径流变化规律。得出的结论是:黑河流域气温升高同全球变暖趋势相一致,且升温幅度大于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值,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黑河流域平均气温升高了1cc左右:产流区降水量围绕多年均值波动,有增加趋势;产流区蒸发量自20世纪80年代至目前呈下降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蒸发量下降较多;径流围绕多年均值波动,有增加趋势;随着气温升高,极端气候事件洪水、干旱灾害发生风险加大。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暴雨洪水灾害的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映东 《中国水利》2007,(11):38-40
甘肃省生态与环境脆弱,暴雨及其引发的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甘肃省暴雨类型主要有锋面或涡切变型暴雨、雷阵雨型暴雨和混合型暴雨三类,一般发生在5—9月,大暴雨发生在7,8月份。针对甘肃省洪水灾害的特点,提出暴雨洪水的防治对策,包括加强水库工程管理,堤防的管理维护,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工程措施和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提高水文气象监测及预报能力等非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7.
2010年8月7日舟曲特大泥石流自然灾害致使水文测报站点及固定测报设备设施全部被毁,为了服务应急抢险救灾工作的实际需求,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局开展了应急水文测报工作,为救灾提供了水文实测、分析数据,对排除堰塞湖险情起到技术支撑作用,同时也为类似灾害发生时,水文测报工作开展提供了借鉴。阐述了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概况及灾害发生后水文测报和水文信息服务的工作内容,通过分析水文应急抢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应急抢险队伍、完善应急抢险设备以及开展演练工作等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系统推进讨赖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分析了流域存在的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从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维系河流生态健康、打造智慧流域、构建现代水治理体系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措施,以流域高质量发展助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甘肃境内黄河输沙量变化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沙在河道沉淤,河床就会抬高,将影响河道的过水能力;泥沙在水库沉积,会损失水库库容。笔者对甘肃境内黄河干流及其支流的水量、输沙量、侵蚀模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建议对甘肃境内黄河两岸的重点水土流失区加强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