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8篇
水利工程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矿井水害严重影响福建煤矿的正常安全生产,其超前预测预报已成为重大安全技术难题之一。为查明福建小井尖煤矿掘进巷道顶底板及前方含水异常体的空间位置及分布范围,运用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对其+620水平东运巷掘进巷道前方、顶底板含(富)水性进行超前探测。结果表明:该矿+620水平东运巷道掘进迎头前方80m范围、顶底板上下各50m范围内总体含水性弱,但迎头前方40~45m范围确定为局部含水区,富水性较弱,与后期掘进及工程钻探跟踪对比、验证结果吻合,探测成果为保障该矿巷道安全掘进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矿井水害已成为福建煤矿五类灾害中对安全生产构成最大威胁的灾害,而永定矿区是福建省水害较严重的地区之一。为了查明该区水害(断裂水、老空水)的具体分布范围,在对物性基础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矿井直流电法的超前勘探。结果表明,直流电法在探测煤矿巷道前方含水异常体位置具有较好的效果。其结果可为井下水害预报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为煤矿安全开采提供地质保障,也可为福建其他煤矿类似水害探测及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库区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应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库区第四系松散覆盖层厚度和基岩风化带的探测工程实例,介绍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基本原理、野外工作方法、资料处理以及成果解释和推断。实践表明,只有充分利用已有的地质和钻探资料进行综合解释,才能提高解释精度。探测成果图分析结果显示,此次探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证明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库区地质勘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煤田地球物理测井是煤田勘探中确定煤层厚度的主要依据,但在一些地区因钻孔漏浆严重,无法测量三侧向电阻率和声速曲线,煤岩层的识别和定厚只能采用放射性测井曲线。通过分析研究区密度、自然伽马和伽马-伽马等测井曲线的形态及组合特征,对井田的煤岩层进行综合对比。提出标志层与测井曲线相结合的煤岩层识别与定厚方法,在研究区确定了曲线特征相对稳定的两个标志层,有效解决了煤岩层识别和定厚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国际烟草大厦深基坑土钉支护内力的现场测试,对土钉拉力的分布变化规律开展研究。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土钉在基坑边坡的中部承受拉力最大,上、下部受力较小,其最大拉力作用点出现在近面层2.0 m处,与基坑边坡潜在滑动面趋于一致。土钉承受拉力具有开挖效应和时间效应,随时间增长土钉拉力增加,基坑每一步开挖,已设置土钉的拉力都有大幅提高,至开挖结束一段时间后,土钉拉力趋于稳定。因而,基坑开挖后应立即进行土钉支护,以充分发挥土钉的加筋作用。  相似文献   
6.
矿井直流电法在福建小煤矿探测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矿井直流电法勘探的工作原理,研究了井下巷道有限施工条件下探测矿井水的方法,证明了矿井直流电法勘探技术在探测巷道掘进头前方、巷道顶底板及巷道侧帮等方向断裂水、老空水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井下直流电法技术应用中需注意的若干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某滑坡位于雅砻江流域内拟建卡拉水电站水库右岸单斜构造带内,呈方形展布,为方量1.22×108 m3顺层巨型滑坡,主滑方向为NE向。滑坡变形表现在中下部的局部表层蠕滑变形,其机理为蠕滑-拉裂-滑移式。据野外调查和勘探成果,并结合该滑坡所处地质环境条件,运用弹性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滑坡在天然状态下稳定性较好,最大剪应力集中在滑带附近,其值约0.27MPa。滑体中下部主要为水平位移,且滑体在重力作用下对力的约束最为敏感;上部则表现为以竖向位移为主。  相似文献   
8.
阵列式并行电法突破了传统电法逐点供电、测量的局限性,实现了阵列式单极、多极供电及同步并行测量的方法改进。通过巷道空腔影响及干扰校正,建立偏移模型并进行偏移叠加及网格化处理,优化超前探测地质异常提取技术,可提高超前探准确性和可靠性。龙岩市小井尖煤矿探测应用实例证明:该方法用于福建小煤矿掘进巷道迎头前方含水性超前预测是可行的,预报结果与巷道掘进的实际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9.
龙岩市位于福建省西部,是多种灾害的高发区,尤其是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给龙岩市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这里深入分析了龙岩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形成机制,结合历史灾害事故,综合多方面影响因素,针对性地分析了事故成因,为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查明掘进巷道前方含水体的具体位置及其赋水性,可以指导煤矿的安全生产与建设。矿井瞬变电磁法作为一种非接触式探测技术在水害探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介绍了瞬变电磁场响应特征,阐述了全空间视电阻率计算以及时深转换等处理方法,并在河南某矿灰岩巷道跟踪超前探测试验中得到应用,2次探测均采用半圆形观测系统,分别探测巷道顶板上方45毅、顺巷道掘进、巷道底板下方45毅共3个方向的视电阻率,经后期钻探验证,探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