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水利工程   4篇
  2006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满足小浪底工程进水塔充水平压、交通、观测和排水等要求,在塔群内分别设置了充水平压廊道、交通廊道和排水廊道。较详细地介绍了上述不同功能廊道在结构复杂的进水塔内的布置形式,并根据结构和施工要求,选取了现浇和预制两种形式。通过光弹试验成果、边值数值解法和三维有限元法对廊道应力进行了分析,为廊道结构配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1固结灌浆设计1.1灌浆目的为改善进水塔地基岩石的力学强度和变形模量,增强基岩的整体性,补强在结构开挖中形成的基岩损伤,设计要求对进水塔基础做固结灌浆处理。1.2灌浆孔布设形式、孔排距及孔深(1)灌浆孔的布置采用方格形,3个次序,孔排距均为3m。断层带两侧以及灌浆后单位吸水率<3Lu的地区,其孔位、孔距,可根据现场地质情况,做适当调整或加密。  相似文献   
3.
1概述小浪底工程所有泄洪排沙、引水发电、灌溉引水建筑物均布置在左岸相对单薄的山体,16条隧洞进口组合成“一”字型排列的10座进水塔;塔后边坡高120m,枢纽总泄流能力为17063m~3/s。入水口位于左岸风雨沟内,主要有引渠、导流进水塔等构筑物组成。F_(28)断层及其分支断层F_(28-1)F_(28-2)由南向北,依次穿过1~#导流洞引渠边坡、3~#导流洞直立边坡、引渠北侧边坡、灌溉塔上游北端侧基础及塔群北侧局部山体,与其它断层共同形成数10m的强破碎影响带。因此,F_(28)断层的处理设计,直接关系到引渠边坡的稳定和施工期的安全,关系到灌溉塔的结构稳定乃至枢纽工程的安全。经过几年的运行实践说明该断层的处理设计,符合工程地质条件,满足了基础承载、边坡稳定及经济合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根据小浪底工程进水口孔板泄洪洞进水塔的结构布置型式及操作运用要求,采用了拟静力法、非线性稳定分析及反应谱法有限元动力分析对孔板塔的整体稳定性分析,并作了抗震动力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孔板塔的结构布置是经济、合理的其结果整体稳定是有保证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