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水利工程   6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黄河水少沙多是下游河道强烈堆积的原因,河道逐年淤积抬高,给下游防洪带来严重威胁。为了研究减缓下游河道淤积,黄委会曾会同清华大学、武汉水利学院等单位分别对黄河中下游大面积放淤减沙方案规划进行过初步研究。总的设想是利用大面积滩区和低洼盐碱下湿地进行放淤改土,减少来沙,达到减缓下游河道淤积和改善农业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多沙河流的水库调洪计算,不同于常用的清水河流的水库调洪,主要区別在于库区的泥沙淤积和冲刷对出库的洪峰、洪量及泄空时间均有影响。本文根据挟沙水流平衡方程及水库输沙关系式,提出考虑泥沙冲淤的多沙河流水库调洪计算方法,经用黄河三门峡与二级支流蒲河巴家咀水库的实际资料验证,获得较好的结果,可为多沙河流水库调洪演算应用。  相似文献   
3.
我出生在印度尼西亚,一九五一年回到祖国怀抱,党和人民给予无限的关怀,使我从踏上国土的时候起,就深深地爱上了它。一九五九年印尼反动派掀起反华浪潮,摧残我们同胞的时候,祖国人民又伸出  相似文献   
4.
三门峡工程是黄河干流上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地位十分重要。该工程是1954年黄河规划选定的第一期工程,1957年4月开工兴建,1960年底基本建成投入运用。60年代和70年代经过两次改建,加大泄流排沙能力并改变水库运用方式,库区淤  相似文献   
5.
小浪底水库的修建对下游河道的冲淤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枝霖 《人民黄河》1992,(2):9-12,47
通过小浪底水库拦沙期下泄清水冲刷下游河道的计算与三门峡水库初期运用实测资料对比研究,根据冲刷强度、河道整治工程状况及河床条件的分析表明,小浪底水库拦沙期,黄河下游河道不会发生类似60年代初期河势变化造成的紧张抢险局面。但由于生产堤约束形成的槽高于滩的河道形态,宽河段河势变化仍有可能形成横河、滚河的不利情况。同时,文章还结合三门峡水库运用实测资料预估了小浪底水库对下游窄河道的减淤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枝霖 《人民黄河》2000,22(5):15-17
小浪底水库运用方式不同于一般水库的特点在于它的减淤2调节,它吸取了三门峡水库的经验教训,采用逐步抬高汛期运用水位,以有利于山东河道减淤为目标,汛期调节出库流量集中于600m^2/s、2500~4000m^3/s两级流量。洪水是黄河来沙与下游河道淤积的主体,为使水库多拦对下游有害的粗泥沙、多排对下游无害的细泥沙,可采取拦粗排细的运用方式,即根据水情预报,当出现流量大于2500m^2/s的洪水时,提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