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矿业工程   1篇
水利工程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分析郑州市浅层地下水埋深统测数据、长观孔数据以及历年降落漏斗面积变化数据,利用ArcGIS空间插值、衬度系数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ARIMA模型,研究郑州市浅层地下水埋深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空间上,研究区浅层地下水埋深分区呈带状分布,水位埋深由西南向东北方向逐渐减小,其中10~20 m水位埋深区所占面积最大;时间上,年内,研究区埋深分布特征大致相同,各埋深分区面积有所变化;年际间,2014—2019年,年平均埋深下降2.87 m,下降速率0.5 m/a。2014年以前降落漏斗逐年增大,2014年以后,由于南水北调水入郑,供水结构发生改变,降落漏斗逐年减小。研究区地下水动态类型主要有开采型和开采—气象型,影响因素主要有降雨入渗补给、越流排泄和人工开采。最后基于DPS数据分析平台,利用ARIMA模型建立了数值模型,对2021年12个月的埋深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土壤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一旦被污染即对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粮食安全构成威胁。焦作市是我国的煤炭大市,土壤污染严重。该课题通过野外取样调查和测试分析,认为该市土壤污染主要以重金属离子Cd、Hg、As、Cu、Pb为主,其特征体现在横向上重金属离子浓度随流程变化,具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不同离子的浓度变化特征有所不同;垂向上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显示出逐渐增高又转向降低的趋势,峰值在30~60cm之间,但不同离子的浓度变化规律也有所不同;污染源主要是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和露天开采方式;污染途径主要有气候影响、矿山废水排放和污水灌溉等。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系统思想和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综合水文地质学、水文地球化学、生态地质学、环境化学、环境地质学等多学科交叉知识,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宏观分析与微观解剖相结合、综合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工作区域调查的1 487组水化学分析结果进行了分析、统计、研究,初步查明了河南省浅层、中深层及深层地下水氟含量的分布特征及规律,高氟地下水分布规律及成因,以及高氟物质迁移聚集过程。并提出了高氟地下水中降低氟含量的三种解决办法和地方病防治对策。为正确指导工作区高氟地下水的防治和地方性氟病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水源工程的建设实施提供一定的政策指引,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矿区土地利用信息遥感分类和提取精度,本文采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利用高分二号卫星数据,融合面向对象思想和支持向量机方法,对河南省禹州市的采矿区进行以露天采场为主的矿区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结果表明,融合支持向量机和面向对象方法的矿区信息提取总体精度为86.44%,Kappa系数为0.83,优于融合K近邻和面向对象的方...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也发生了剧烈转变。通过采集北江流域2000年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覆盖数据(L1和L2),基于2000年的土地利用情况,假设农业用地被建设用地取代(S1)和农业用地被森林取代(S2)两种极端土地利用情景;并构建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覆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用地和森林转换为建设用地,导致了径流、产水量和地表径流的增加,以及侧流量、地下水含量和蒸发量的减少;S1是L2情景的极端假设,因此各水文成分相对于L2情景变化更为明显,而S2情景相对于S1情景下的水文过程变化效果相反。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的水文响应表明,城市化以及退耕还林导致的土地利用变化都会对水文过程造成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