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水利工程   8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黄河宁蒙河段开河期冰凌洪水主要集中在3月中下旬,一般由融冰洪水与冰坝洪水组成,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凌峰、洪量年际变化大,沿程增加明显,头道拐站易形成多峰,峰型系数较夏汛小,洪水历时较夏汛短,水位表现较夏汛同流量水位高,流速在涨水段慢于落水段。这些特点主要与宁蒙河道形态、水利工程、封河期上游来水及开河期气温、开河形势、封冻期形成的槽蓄水增量大小、沿程分布及其释放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超定量洪水频率分析通过设定阈值选取洪水样本系列并进行频率分析。采用对比年极值选取样本方法可从基本观测资料中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可提供更多对工程有影响的洪水频率特性。进行超定量洪水频率分析首先应选择合适的阈值,该值的选取是判别超定量洪水发生次数是否服从泊松分布的重要条件。通过对黄河干流几个主要水文站洪水系列进行超定量洪水频率分析,采用P-Ⅲ线型分布拟合,初步检验了基于泊松分布的超定量洪水频率分析在黄河流域的适应程度。  相似文献   
3.
新丰江水库月径流长期预报的EOF迭代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相关普查发现,500hPa、100hPa高度场和北太平洋海温场与新丰江水库的月径流量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当环流异常发展,海温明显偏低时,降水较多,水库来水量偏丰.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该水库月径流预报EOF(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迭代方案。预报结果表明,EOF迭代方法在月径流长期预报中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2004年汛期黄河水情简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04年汛期(7~10月,下同),黄河流域降雨量除伊洛河偏多10.3%、汶河偏多54.6%外,其余地区较常年偏少或接近常年。黄河干支流主要控制站来水来沙量均比多年均值偏少,龙门、潼关水文站最大流量分别为2100m3/s、2140m3/s,为历年同期倒数第一位。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黄河进行了基于人工扰动方式和更大空间尺度上的第3次调水调沙试验和第1次调水调沙生产运行,受8月22日~30日小浪底水库第1次调水调沙生产运行的影响,下游花园口以下干流各站分别出现了2004年汛期以来最大流量,其中花园口站最大流量为4100m3/s,利津站最大流量为3190m3/s,花园口、夹河滩为自1998以来的最大流量,高村以下五站为自"96.8"洪水以来的最大流量。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ArcG IS9.2的水文分析原理,利用其水文分析工具对黄河三门峡—花园口区间的DEM数据进行了提取河网、河网分级、确定出水口、生成流域边界等水文分析工作,结果表明:①从三花间DEM数据中提取的河网水系、流域边界是合理的,其数据格式可被调用于各类分布式水文、水质模型中;②基于DEM的水文分析过程得到的河网及流域与真实地形并不完全吻合,原因是获取的DEM地形资料可能存在误差,在进行水文分析过程中也存在方法误差和人为判断误差。  相似文献   
6.
TOPKAPI模型是一个以物理概念为基础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它将壤中流、坡面流及河道水流概化为运动波模型,通过对非线性运动渡模型进行空间积分,可导出3个结构相似的非线性水库微分方程,分别描述壤中流、饱和或不透水层的陆面径流以及河道水流过程.在伊河流域的应用表明,以空间分辨率为1 km的网格为基础.采用1 h与1 d时间步长进行洪水模拟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即TOPKAPI模型与时间尺度无关.  相似文献   
7.
对2011年伊洛河秋汛的洪水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此次秋汛降水强度大,降水时段多,持续时间长;②此次洪水径流系数较大;③洪水峰高量大,历时较长,下游洪水坦化变形严重,削峰率大,洪水水位比2003年、2010年的洪水水位低。  相似文献   
8.
欧洲实时洪水作业预报系统(EFFORTS)是一个环境数据监控与实时洪水作业预报的应用软件.它以全自动无需人工干预的方式运行,在这种方式下,数据处理也是一个全自动的过程,用户仅需要监控系统的执行情况.对EFFORTS的主要功能及系统结构进行了介绍.通过对EFFORTS界面的汉化,数据预处理软件开发和黄河小花间GIS图层的建立,将EFFORTS改造成适用于黄河小花间的实时洪水作业预报系统,提升洪水预报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