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2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5篇
水利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助力车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一代交通工具,按驱动方式可分为摩擦式,链传动式、轴传动式。本文介绍了后轴传动式自行车助力器的设计,即发动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及进排气系统的设计,齿轮减速机构的设计,轮毂部分的设计等。  相似文献   
2.
助力车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一代交通工具,按驱动方式可分为摩擦式、链传动式、轴传动式。本文分三个部分介绍了后轴传动式自行车助力器的设计:发动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及进排气系统的设计、齿轮减速机构的设计、轮毂部分的设计等。  相似文献   
3.
伯渎港泵站工程位于无锡市锡甘路南侧伯渎港河的南岸,是无锡市运东防洪控制圈8大控制口门之一,  相似文献   
4.
大尺寸游标高度尺(500~1500mm)大致可分三种:死游标式、活游标式和主尺标尺可调式,虽然类型不同,产生示值误差的原因及修理方法却大致相同。本文试分析各种因素对高度尺示值误差的影响及其修理。 1.高度尺的主尺基面与底座基面在四个方向不垂直高度尺由于长期使用,底座基面发生了磨损;高度尺的自重主要作用于底座的前端(即装夹主尺部位),因此底座基面前端比后端磨损快,使主尺与底座的基面垂直度发生变化,导致示值误差为正值。但往往操作者在使用高度尺时作用在底座上的力的方向不同,高度尺其它方向也会出现磨损,造成主尺偏斜某一方,产生一个倾斜角α。由图可知,α角愈小示值误差也愈大,高度尺测量范围愈大引起正  相似文献   
5.
助力车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一代交通工具,按驱动方式可分为摩擦式、链传动式、轴传动式。本文介绍了后轴传动式自行车助力器的设计,即发动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及进排气系统的设计,齿轮减速机构的设计,轮毂部分的设计等。  相似文献   
6.
前言 在软土地基基坑围护开挖建设地下工程的施工中,主要采用钢板桩内支撑或外拉杆围护、混凝土板桩围护、钻孔桩(夹水泥搅拌桩用于防渗)围护、木桩围护等方法;本文介绍了输煤系统基坑开挖施工采用结构性沉井代替基坑围护开挖施工,并增加了砂桩基础以利于控制沉井下沉和封底的施工方法,减少了施工环节,省却了基坑围护费用,加快了工程建设的速度。对大型水利工程的基坑开挖施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1 工程概况 某热电站输煤系统工程中的地  相似文献   
7.
采用优选原材料、优化配合比、低用水量、低水胶比、较低的水泥用量和较大的矿物掺合料掺量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技术,对南京市九乡河闸站工程墩墙混凝土进行设计,并利用正交设计方法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规范对百年寿命混凝土的耐久性能要求,对百年寿命水工混凝土配制、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种带积分滑模面的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系统,并将其应用于伺服电动机的位置和速度控制系统中.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系统是由模糊控制和hitting控制组成的,在模糊控制设计中,用模糊控制器来模拟反馈线性化控制律;在hitting控制设计中,用hitting控制器来补偿反馈线性化控制律和模糊控制器之间的误差.调节算法是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得到的,从而可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而且为缓解对近似误差界的需要,提出了一种误差估计机制来实时观测近似误差界.仿真结果证明了所设计的系统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跟踪性能,而且对参数变化和外部负载扰动具有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我厂采用L_(Y2)(硬铝合金)及L_(2CE)(焊料铝合金),作研磨器,以国产钻石研磨膏(精研用M1.5,粗研用M5)作为磨料修理卡尺和合金头的千分尺。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铝合金研磨器的耐磨性好,不易凹心。由于硬度比铸铁研磨器低,表面易压入磨料,所以研磨时不易打滑。研磨后工件表面光洁度及平直度都比较高(光洁度可达▽_(12)~▽_(13))。这种研磨器具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个由滑模控制器和神经模糊控制器组成的伺服电动机混合速度控制器.为了得到一个既能削弱抖振现象又能得到快速、光滑动态响应的伺服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应用误差带方法,系统用滑模控制在瞬态阶段得到快速动态响应,用神经模糊控制在稳态阶段得到光滑动态响应.分别用滑模控制和混合控制对系统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所设计控制器的性能,并对结果进行了详细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