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水利工程   6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设计水沙系列及拟定的运用方式下,通过实体模型试验研究了水库蓄清排浑运用条件下的水沙运动规律、排沙特性及库区纵横剖面形态和库区淤积量的变化过程。试验结果表明,系列年运用试验结束后,库区总淤积量为5.21亿m3,770m高程以下有效库容为10.24亿m3,占总库容的81.27%,说明蓄清排浑是东庄水库维持有效库容的有效运用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东庄水库洪水期入库流量及含沙量较大时,水库拦蓄洪水将对库区淤积形态及库容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实体模型试验对上述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东庄水库的河床形态,特别是平面形态对排沙十分不利;库区排沙形式为典型的异重流排沙;水库防洪运用时排沙比较大,但由于来沙量较大,因此将损失一定的库容。  相似文献   
3.
针对游荡型河段主流宽浅散乱、河床极不稳定的特点,在黄河花园口一夹河滩河段两岸布置了对口丁坝整治工程。利用黄河下游水动力学泥沙数学模型,采用小浪底水库15a设计水沙系列,对黄河下游各河段的冲淤、典型断面的平滩流量变化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对艾山以下窄河段带来的影响,并与现状工程方案进行了比较,结论认为:①花园口-夹河滩河段布设双岸整治工程比现状工程条件下,15a间铁谢-利津河段多冲刷泥沙2.33亿t,冲刷量主要分布在花园口-高村段;②双岸整治工程方案和现状工程方案相比较,高村以下河段各站平滩流量减小,但和2002年汛前相比,山东河道仍具有较强的过洪能力;③在游荡型河段进行双岸整治工程布置,可以减少小浪底排沙期间河道的淤积,提高河南河段的输沙能力,而对山东河段的影响不是太明显。  相似文献   
4.
高际平  杨明  马静 《人民黄河》2012,34(11):118-119,123
从理论上论证平底闸的水力特性及闸室中驼峰堰、驼峰堰的相对位置对流量系数的影响,分析各种计算泄流能力(只考虑自由出流情形)的常用方法,并对这些计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布置合理的闸型,可提高闸的泄流能力;平底闸闸室内加设驼峰堰,对提高流量系数的作用很大,但驼峰堰在闸室中所处的位置对提高流量系数的作用是不同的;驼峰堰加在闸室中部靠前的部位是最佳的布置形式。  相似文献   
5.
利用黄河口实测水文及潮汐资料分析计算了海向来沙情况。结果表明:海向来沙量与陆向来水来沙条件有关,两者表现出此强彼弱的特性,并且当陆向来水来沙较小时,海向来沙量较大;海向来沙量的大小除了与陆向来水来沙条件有关外,还与口门的边界条件等有关。同时指出,如果未来陆向来水来沙量持续偏枯或特枯,那么海向来沙量的变化及其对河口治理的影响还有待详细观测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采用来水较丰的1987~1989年水沙系列,通过实体模型试验,研究了潼关至大禹渡河段河道整治工程对降低潼关高程的作用.结果表明,河道整治工程直接影响潼关至大禹渡河段的冲淤变化,从而影响到潼关高程的变化,增建河道整治工程与现状相比,试验期间潼关高程多降低了0.08 m.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