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水利工程   8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三峡水利枢纽混凝土温度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三峡工程处在高温多雨地区,大坝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问题经过多年研究以出机口混凝土温度不超过7℃,进行了科技攻关,取得了科技成果;三峡工程据此进行了生产部署或施工控制。本文主要介绍了三峡工程混凝土拌合系统的部署和生产流程,温度控制标准和措施,并对大坝混凝土施工控制现状也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2.
三峡工程明渠截流与碾压混凝土围堰施工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介绍了三峡导流明渠截流特性和施工截流措施。碾压混凝土围堰施工实践,创造了筑坝技术的奇迹。围堰挡水发电效益也堪称水电建设之最。  相似文献   
3.
碧口水电站排沙洞出口明渠段长约40米,地处砂砾石覆盖层上,布置成两跨拱形桥渡方案,三个拱台均设在基岩上。但因基坑较小,用大型机械开挖较困难,特别是末端墩台基岩埋置较深,水下施工更为不便,当墩台开挖覆盖层到高程608米时,乃决定将原定的大开挖  相似文献   
4.
预应力锚索在三峡工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三峡左岸1^#~6^#厂坝段预应力锚索设计和施工,观测资料整理,并分析总结对坝基边坡加固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预应力锚索,是近几十年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吨位的预应力岩锚在国外已用于工程处理和坝体加固.国内是六十年代开始应用,目前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在加固水利工程的大坝和附属建筑物的稳定以及岩体边坡的加固处理中,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土锚和混凝土锚索也有较快的发展.这样,预应力锚索在不同地质条件的工程建设和工程处理中,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碧口电站左岸泄洪洞是为了提高枢纽的防洪标准而增设的泄水建筑物,全长856.671米。工作门室前有压段长577.552米,衬砌内径10.5米,设有半径80米的弯道,转角56°05′。工作门室后无压段长161.937米,衬砌断面为10×12米(宽×高)的城门洞型。出口为明槽段和挑流鼻坎。泄流量1700~1800立米/秒。1975年底发电前只作了进水塔和渐变段,其余部份是发电后陆续施工的。因地质条件较差和其它原因的影响,于1978年3月29月在无压段施工中出现了冒顶性大塌方。现就塌方的原因和结构处理情况作一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7.
碧口水电站位于深山峡谷地区,是一座以发电为主的水力枢纽。由于土石混合坝较高,库容较小,洪枯流量变差较大,故需要设置有较大泄洪能力的泄水建筑物,因此,电站枢纽布置有右岸泄洪洞,溢洪道,左岸泄洪洞和排沙洞等不同型式的泄洪建筑物见图1。  相似文献   
8.
三峡工程采用三期导流、明渠通航的施工方案,由于长江水量大、截流水深,致使围堰工程量大、工期紧、施工强度高,在各期围堰施工中遇到不少技术难题,但通过施工实践,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其中碾压混凝土围堰挡水发电、导流底孔与深孔联合渡汛、导流底孔跨缝布置的处理方法、二期围堰施工措施、二期大江截流经验等,都具有三峡工程特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