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水利工程   8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1.
文中介绍了水利工程在施工期,在汛期来临之前,通过对安全度汛隐患排查,防汛责任、队伍、预案、物资等落实情况检查的基础上,制定了度汛方案,并组织了防汛抢险演练,文中简述了该度汛预案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GPS系统及RTK技术原理,结合具体工程,阐述了GPS-RTK技术操作流程和内业整理,总结了其在水利工程测量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3.
在卫运河治理工程中,存在数十处建设于20世纪70—80年代的穿堤建筑物,由于不均匀沉降等原因造成涵管结构与均质土堤防接触部位出现局部裂隙,设计决定采用充填灌浆法处理堤防与穿堤建筑物间的裂隙。论述了充填灌浆施工工艺,阐明了充填灌注质量控制要点,介绍了充填灌浆在卫运河治理工程堤防穿堤建筑物维修中的应用案例,为今后类似工程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卫运河治理工程莲花庵险工整治项目的施工实践,有效地验证了雷诺护垫这种新型的护坡结构在工程施工进度、经济性和生态性等方面优于浆砌石结构、混凝土预制块结构、现浇混凝土结构等传统护坡结构。  相似文献   
5.
地铁工程对兰州断陷盆地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地铁 1 号线对兰州断陷盆地浅层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程度,根据地下水长期监测资料,采用 Vilual MODFLOW 模型,预测了地铁工程引起的地下水流场变化程度及影响范围,并采用水质化学分析方法,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趋势做了研究。结果表明: 兰州地铁建成后对断陷盆地浅层地下水径流阻滞作用明显。预测地铁运营前 5 a 水位上升幅度最大,后 5 a 趋于平缓; 10 a 时上升较大的区域为地铁沿线南侧西客站至文化宫站,升幅达 2. 10 ~ 2. 80 m,其中小西湖站水位最大雍高 2. 81 m,北侧 “迎水面”奥体中心站到马滩站区间水位平均雍高约 1. 50 m; 预测影响范围为 0. 8~1. 2 km。通过对多年水质监测数据分析认为,随着含水层溶滤及矿化作用增强,水中溶解性总固体和 SO2-4 、Cl-离子增加,对水下建( 构) 筑物基础的腐蚀增强。针对地铁工程建设产生的主要地下水环境问题,提出了建立地下水监测系统、人工调控地下水流场和污染管理等三项保护措施建议。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兰州市地下空间建设规划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地铁1号线对兰州断陷盆地浅层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程度,根据地下水长期监测资料,采用Vilual MODFLOW模型,预测了地铁工程引起的地下水流场变化程度及影响范围,并采用水质化学分析方法,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趋势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地铁建成后对断陷盆地浅层地下水径流阻滞作用明显。预测地铁运营前5 a水位上升幅度最大,后5 a趋于平缓;10 a时上升较大的区域为地铁沿线南侧西客站至文化宫站,升幅达2.10~2.80 m,其中小西湖站水位最大雍高2.81 m,北侧"迎水面"奥体中心站到马滩站区间水位平均雍高约1.50 m;预测影响范围为0.8~1.2 km。通过对多年水质监测数据分析认为,随着含水层溶滤及矿化作用增强,水中溶解性总固体和SO_4~(2-)、Cl~-离子增加,对水下建(构)筑物基础的腐蚀增强。针对地铁工程建设产生的主要地下水环境问题,提出了建立地下水监测系统、人工调控地下水流场和污染管理等三项保护措施建议。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兰州市地下空间建设规划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魏玉涛 《海河水利》2021,(z1):50-53
为提升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四女寺枢纽北进洪闸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前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对工程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采用直接判定法判定,对一般危险源采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进行风险评价,制定了相关的管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工程建设过程中结合工程建设进度与施工布局,进行了施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对开工前已辨识的危险源与风险等级进行了动态调整,并调整了相应的安全管控措施和应急预案,有效防范了水利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卫河干流(淇门—徐万仓)治理工程中对现状堤防超高不足堤段采用堤顶迎水侧加防浪墙的型式加高。防浪墙的结构为倒“T”型C25素混凝土结构。为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在两次木模浇筑和定制钢模一次浇筑施工工艺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倒“T”型素混凝土防浪墙木模一次成型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对槽钢骨架安装、模板安装和混凝土浇筑等关键环节加强质量控制,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