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7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79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5篇
无线电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浪底水电站闸门监控系统中PLC与上位机通信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小浪底水电厂闸门监控系统中PLC与上位机通信的实现问题,设计了一种在梯形图环境下实现PC机与GE-90系列PLC通信的方法,具体分析了小浪底闸门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远程自动化通信特点,并经反复检验、调试和运行,监控系统均未出现因通信错误而导致的误动或死机。  相似文献   
2.
春季渤海湾营养盐分布及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1年5月对渤海湾海域20个站位海水营养盐的调查结果,分析该海区海水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并进行了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研究发现,调查海域NO3--N质量浓度为150.5~276.3ug/L,NO2--N质量浓度为4.072.29.490ug/L,NH4+-N、PO4 3-- P和SiO3 2-Si质量浓度分别为47.55~194.80ug/L、4.73~26.35ug/L和170.2—544.1ug/L.整体上,各类无机氮呈现出表底层差异不大、沿岸浓度高、外海浓度低的特点;断面分布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升高的趋势,SiO23 2- -Si相反,NO3- -N、NH4--N和SiO2 3--Si质量浓度呈现出由北向南逐渐升高的趋势,而NO2--N、VO4 3--P质量浓度出现北高南低的情形.渤海湾连续站显示出一定的营养盐浓度随潮汐的韵律变化,其中NO3--N、NO2--N和NH4+-N质量浓度变化相对较明显,低潮较高潮期间营养盐浓度高.营养盐与盐度的相关性不很显著.NO3 --N是溶解无机氮(DIN)的主要组成形式,占平均DIN含量的69.56%;该海区主要以磷限制为主,并已经逐渐从P限制向P、Si共同限制方向发展,这与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
岳要瑞  魏皓严 《福建建筑》2013,(4):78-82,25
在城市交通问题凸显的今天,慢行交通作为低碳健康的出行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慢行空间是慢行系统的实体表现,慢行空间网络是慢行空间的集合。文章将空间句法应用于我国普遍存在的方格网城市慢行空间网络的研究,重点介绍了应用过程中最关键的空间分割方法。文章将宣化县太阳能新城城市设计作为分析对象,验证本方法对慢行系统规划设计的指导作用。最后,提出分析中的不足,并展望了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4.
大力发展氢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将氢气掺入现有天然气管网利于实现氢能经济高效、大规模输送与应用。安全掺氢比是掺氢天然气管输系统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有观点提出当掺氢天然气中的掺氢比在10%以下时,可无需加以验证地直接通过天然气管网输送。本文提出从目前来看,该观点不成立。文章从管网系统掺氢适应性、示范项目掺氢比探讨和标准规范3个方面阐述了个中缘由。文中指出,掺氢天然气管输技术正处于起步阶段,其安全保障还面临诸多挑战,任何结论都需要经过反复论证和验证,以稳步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魏皓严 《室内设计》2010,(1):F0002-F0002
  相似文献   
6.
以小浪底水电站为例,针对排沙洞偏心铰弧门面板涂层在特殊运行条件下磨损破坏严重问题,在参考国内外类似技术基础上研发了涂层抗磨性能模拟试验设备,并进行多方案对比试验与方案优化,将优选的“喷锌+喷316不锈钢+环氧封闭油漆”方案成功应用于小浪底水电站的闸门防腐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慢行所代表的低碳、人文、社会价值使其在学术界和实践中都备受关注。在城市慢行急剧衰落的背景下,城市设计应以此作为未来导向,这既是对城市中占大多数的步行者的尊重,又是建设生态文明与低碳城市的需要。文章通过追溯慢行相关理念的价值取向演变历程,理清机动化时代慢行重新回归的新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的以慢行为导向的城市设计策略,以回应我国城市机动化愈演愈烈、慢行网络难成体系的严峻现实。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田野调研及空间句法分析技术,对广州大学城慢行空间网络的流量与其构形测算下的集成度进行比对分析,总结两者关系背离的原因。一是现实局域中心的形成多受制于功能及交通因素,二是现实状况难以培育更大范围的中心。建议慢行空间网络的建构与优化应该注重功能布局吻合人流动向、加强局域中心之间互动的发展思路,进而使之后的慢行系统规划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9.
为了充分论证小浪底枢纽孔板泄洪洞充水平压管道的可靠性,对其在上游库水位为252.30m及50m工作水头下的管道振动特性进行了原型观测,通过对原型观测成果的分析研究,得到振动应力在允许值范围内,但振动位移较大的结论,这为今后小浪底水利枢纽孔板洞充水平压管道的改进和安全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步行化作为当前城市发展理念中一个逐渐受到关注的概念与话题,呈现出来的理论归属与实践类型却是多元化的.文章将尝试厘清步行化相关概念的发展脉络和特征,为城市步行化及相关步行空间环境的发展提供较为清晰的概念参考依据.该文将主要采用时空双维度的比较分析方式,在时间维度上,纵向梳理步行化概念在各个时期的发展特征;横向上选取德美两国城市中心步行区作为研究案例,比较步行化在不同地区的表现形式以及背后的机制动因.研究发现,步行化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两次主要的概念特征转型,两次转向均发生在步行化的属性特征和空间特征,由专属化—公共化、室内化—室外化两组二元关系构成;而在比较研究中发现,两类特征的转型,属性特征更为基础与重要.所以,步行化作为一种历史久远的发展理念,在如今的机动主导时代,有着新的涵义和作用;同时,步行化是一个综合的理念渗透进入城市的经济、交通与社会发展,而非单纯的一种空间组织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