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的推广,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技术应运而生。作为一种储层预测的技术,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与常规叠后声阻抗反演有其自身的优越性。以中国西部某油田三维及多波二维测线为依托进行了研究,在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总结并完善了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的流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进行储层预测及烃类检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煤层气“甜点区”地震预测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煤层气"甜点区"系指煤层埋藏深度适中、厚度较大、热演化程度合适、含气量相对较高、孔渗性相对较好、单井产量高且稳产的煤层气富集区带。寻找和优选煤层气富集的"甜点"区带,对于煤层气开发井位的部署和优化、提高煤层气井产量、促进煤层气藏的有效开发都具有现实的经济价值。以往的研究成果表明,影响煤层气富集的7项关键地质要素为煤层厚度、煤层埋深、热演化程度、煤层含气量、断裂及裂缝、圈闭条件、煤层脆性。在试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地震资料来预测煤层气富集区的地球物理方法,即多种属性相结合的精细构造解释、AVO反演预测裂缝发育特征、多种反演方法相结合预测煤层厚度特征、叠前反演技术预测煤层含气性和脆性特征,然后进行综合评价,优选各要素均为有利的区域确定其为"甜点区"。应用这一技术思路预测出了HC地区煤层气的分布范围,"甜点区"面积达到21.64km2,在区内部署的2口开发井目前排采效果良好,产气量远高于"甜点区"外的井,预测结果与实钻结果相吻合,为类似"甜点区"的地震预测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北部保德南地区为例,通过煤层测井资料交会图分析、煤岩心实测含气量数据和测井数据的研究,得到煤层密度与含气量相关性高的敏感参数及其关系式。结合三维地震研究成果,用叠前同时反演技术得到密度数据体和煤层密度属性,对煤层含气量横向展布规律进行定量预测。将煤层含气量定量预测技术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北部保德南地区,为煤层气有利区评价和井位部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双相介质理论的油气检测技术是利用频率敏感段的累积能量或特定频率信息研究地层属性及含油气性。本文针对三湖第四系浅层生物气区地震剖面呈现“含气下拉”、油气检测显示“低频共振、高频衰减”的频率分布特征,优选表征油气富集程度的参数,应用最大能量累加法(CM法)对研究区内含气有利区的平面分布范围与展布规律进行预测。为了避免检测结果的片面性,还应结合地震构造解释成果、参考叠后地震属性和钻井试气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5.
断层的精细解释对煤层气开发井位部署至关重要。在韩城三维煤层气地震资料解释过程中,应用构造导向滤波技术提高地震数据的信噪比,在此基础上提取多种属性,增强了断层的识别能力。在该区综合应用GeoEast解释软件中的相干、方差、分频相位以及蚂蚁体等多种属性进行断裂解释,充分发挥不同属性的优势,解决了不同区域断裂解释和组合问题。多种属性的综合应用大大提高了断层的解释精度,为煤层气勘探开发井位部署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据此调整了40余口井位坐标,后续钻井证实调整后的井位部署方案合理规避了断层的影响,提高了产气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