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3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乐斌 《福建电脑》2008,24(7):191-191
论述了采用SPWM、PFC技术中频电源的工作原理,实现中频电源整机无输入、输出变压器和大功率输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噪声低、效率高、对电网无污染且稳定可靠等优点,对中频电源的控制及保护电路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对基于GE View的虚拟对象设计方法及过程进行研究.介绍了虚拟对象的作用,分析了其与工业组态的区别,分析了虚拟对象传感信号在View中的类型及表现方式,最后介绍了对象和控制程序的数据通信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GE PA CSystems在不同网络情况下的以太网通信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相关通信模块及其在局域网内的通信配置;其次,对计算机与PACSystems不在同一局域网内,连接必须通过网关的情况,介绍了基于DMZ和VPN技术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油气井工程中地应力场反演研究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石油勘探开发中,地应力研究区块较大,而测量的已知参数信息量少,直接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所得的结果往往与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偏差,这些问题成为地应力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瓶颈”。为此提出将反演理论引入油气勘探开发的“深部”复杂地层地应力研究,并详细论述了地应力场反演研究在油气井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将岩土工程反演理论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相结合,引入油气井工程深部地层中地应力分布与勘探井、开发井准确定井位以及生产井中套管损坏机理的研究中,将在该领域突破理论和方法上的研究“瓶颈”。最后对于推动地应力场反演理论在油气井工程深部地层中的应用与发展,提出了研究中应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碳热还原法为原理,采用Fe2O3、Li2CO3、NH3H2PO4和碳黑为原料,以一定计量比和顺序混合,经过球磨、干燥、造粒、预烧、烧成等几道工序,制备出黑色的LiFePO4粉末。利用化学分析、XRD、SEM等手段研究了工艺流程对合成产物晶体结构、表面形貌的影响。利用合成材料组装电池,通过充放电试验测试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以0.1C速率充放电,首次充放电容量在150mAh/g。从长远看来,这种低成本,工艺简单,绿色无污染的合成方法很具有工业实用化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6.
Boosting算法在近红外光谱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oosting是一种新型的机器学习算法,其主要用于提高回归算法的性能。介绍了一种以RBF神经网络为基础学习机的Boosting回归算法,并将此算法应用于油品辛烷值分析中,与常用的油品分析技术偏最小二乘法(PLS)、多元线性回归(MLR)方法和单个RBF神经网络的拟和预测效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该算法具有学习速度快、跟踪性能好、范化能力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拱坝坝面的动水压力分布状况,采用大连理工大学研发的仿真混凝土材料进行拱坝坝体—库水相互作用的结构动力模型试验。试验时,分别输入不同地震波,测得拱坝坝面的动水压力分布规律,并与韦斯特伽德公式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坝体出现裂缝的临界阶段拱冠梁处的动水压力分布为依据,在研究坝体损伤破坏情况时,建议韦斯特伽德公式的折减系数取0.6。研究成果可为坝体—库水相互作用的流固耦合有限元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票据人机审核系统的功能模块,系统环境和程序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仿真混凝土材料在振动台上进行逐级加载的拱坝坝体-库水相互作用的动力模型试验研 究,分析拱坝从弹性阶段到破坏阶段的动力响应和损伤情况。在不同的地震波激励下,测得拱坝沿不同 高程拱圈和拱冠梁的坝面动水压力分布,拱冠梁处动水压力最大值在坝底至距坝底1/3坝高之间,认为 拱坝动水压力分布与坝体体型、山体形状、地震动强度、地震干扰频率和地震激励方向等因素有关。在 人工波顺河向激励下,通过坝体基频、加速度响应分析确定坝体在0.377g时出现损伤,0.471g时在坝 体两侧靠近坝肩和距右岸1/4拱圈处率先出现贯穿裂缝,确定了坝体抗震薄弱部位,对研究坝体的抗震 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银包覆对LiFePO4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已二醇(PEG)为分散剂,利用球磨工艺让AgNO3与预合成的LiFePO4充分混合,在氮气气氛下原位合成了LiFePO4/Ag复合材料.扫描电镜表明材料颗粒细小,分布均匀;背散射电子图像和元素分布图显示了银在材料中的分布情况.材料表面的光电子能谱表明银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以合成材料为正极的电池的循环伏安特性曲线表明,在锂离子插入和脱出过程中只有单一机制的存在.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电池容量没有明显的降低,但是电极极化效应逐渐明显.当充放电电流密度达到C时,电池只有很小的容量和较大的电极极化效应.把电流密度减小到C/10时,电池的容量又得到了恢复.在C/8的电流密度下,电池循环了45次,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容量衰减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