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2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利用表面形貌测试仪对套管磨损表面的参数进行了测量。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得到了大量的对套管磨损表面形貌研究有意义的数据。通过VB.NET调用Matlab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恢复了套管磨损表面三维形貌图,计算出套管磨损表面的二维和三维评定参数并进行比较,其做法方便、快捷,可以直接由数据得到为套管磨损机理研究有意义的图像。这为套管磨损表面微观形貌的分析奠定了基础,也有助于钻井过程中套管磨损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核磁共振测井仪刻度系统是把探头放在一个特殊的水套里进行测井,从而获得测量的输出数据与被测地层的固有物理参数的标准量值之间的转换关系。对核磁共振测井仪刻度系统的总体布局、刻度筒、刻度筒支架、岩心调节机构、循环系统等主要机械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不仅可以完成仪器的刻度任务,而且可作为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的研究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3.
深井、超深井套管磨损监测方法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井口磨屑分析法和工具接头磨损检测法的理论依据。为了对深井、超深井中的套管磨损行为作出确切的描述,将井口磨屑分析法和工具接头磨损检测法2种方法结合起来应用到钻井现场的套管磨损监测中,结果表明,此方法能相对准确地反应井下套管的磨损状况,可以及时地掌握套管的磨损变化信息,确定套管的磨损机制,从而为钻井现场开展套管磨损状态监测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核磁共振测井仪器的特点,设计了一个多点刻度屏蔽装置,该装置内部为弧形无磁不锈钢骨架,外部罩一层屏蔽布,屏蔽空间内的刻度筒可以是玻璃钢筒或者不同孔隙度的岩石加工成的圆筒。刻度筒内的液体可以是油、水、油水混合物,该装置可以在不同的场所进行多点刻度,该屏蔽装置克服了以往刻度装置比较庞大、耗时耗力的缺点。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测井用偏心推靠器的结构。板弹簧产生的贴壁力是影响测井效果的关键参数。以单弹簧偏心推靠器为例,计算了板弹簧厚度与贴壁力的对应值,可为偏心推靠器板弹簧的设计提供参考。为提高推靠效果,建议在水平井中采用双弹簧偏心推靠器。  相似文献   
6.
为了克服神经网络诊断方法在故障诊断中存在局部极小值、算法收敛速度慢、受网络结构复杂性和样本复杂性的影响较大、容易出现"过学习"或泛化能力低等缺点,在分析了支持向量机的特点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支持向量机的离心式压缩机转子故障分类识别方法。试验证明,利用支持向量机对压缩机转子故障模式进行识别是可靠和有效的,即使在少样本情况下,该方法仍可有效地诊断出压缩机关键部件的工作状态和故障类型,解决故障诊断中少样本情况下模型训练不足和识别效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锂电池防爆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对电池短节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从而提高井下高温锂电池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随钻地层测压取样仪是随钻测井施工中结构最复杂、技术难度最大的装备之一。其中泵抽系统是获取地层流体的关键部件。设计了随钻地层测试泵抽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将随钻地层测试泵抽系统划分为双向往复缸模块、控制阀座模块和液控模块,实现了地层样品同时泵抽、泵排功能。使用回油池的设计方法简化油路设计,总结了复杂管路的设计原则,提高深...  相似文献   
9.
常见测井仪器推靠器结构综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按照功能对常见的测井仪推靠器进行了分类,分析了每一类推靠器的结构和特点。以典型的推靠器为例,对影响推靠力和贴壁效果的因素进行了重点分析,对推靠器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深井超深井中套管磨损机理及试验研究发展综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深井、超深井钻井过程中,套管磨损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概述了近年来套管磨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套管磨损理论及试验方法在解释深井、超深井套管磨损规律时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模拟试验,在实验室受控条件下“再现”深井段的套管磨损行为,从而对深井、超深井的套管磨损机理进行分析。并明确了套管磨损机理及试验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