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1篇
石油天然气   18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焦化原料的表征与延迟焦化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锦州石化分公司两种焦化原料样品及自制焦化循环油的基本性质及分子结构,采用实验室微型反应釜考察了这些试样的延迟焦化性能。结果表明,虽然两种焦化原料的性质相差较大,如残炭质量分数分别为17.3%和20.1%、沥青质分别为1.9%和5.6%,但是它们的平均结构参数比较接近,60%~80%的硫氮原子富集在胶质组分中。另一方面,锦州焦化原料的密度、残炭、灰分、金属质量分数都显著高于国内熟知的孤岛减压渣油,而硫质量分数较低,约为后者的10%;尽管循环油的性质总体优于焦化原料,但是其沥青质质量分数高于相应焦化原料的沥青质质量分数、残炭也占两种焦化原料残炭的20%以上。延迟焦化性能考察表明,温度和焦化原料都可影响产物分布,高温有利于增加液收、提高柴汽比、降低焦中硫质量分数,而焦化原料与焦化循环油的共焦化可抑制焦炭增加液收。  相似文献   
2.
氧化预处理对焦化蜡油催化裂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压反应釜中,使用高锰酸钾(KMnO4)对克拉玛依焦化蜡油(KLCGO)进行氧化预处理。分别采用蒸气压渗透法(VPO)和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KMnO4氧化预处理前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官能团的变化,并在模拟固定床催化裂化(FCC)微反装置上评价了其催化裂化性能。结果表明,KMnO4氧化预处理KLCGO,产生了新的含氧官能团,KLCGO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由300下降至250左右。KMnO4氧化预处理同时也改善了KLCGO的催化裂化性能,使反应的总转化率增加3.33%,轻油收率增加7.73%,而干气和焦炭的产率可分别降低0.52%和1.08%。适宜的KMnO4氧化预处理用量为1500μg/g。  相似文献   
3.
非碱氮化合物吲哚催化裂化转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固定床微反活性实验装置,以甲苯、十六烷、四氢萘为溶剂,研究了非碱性含氮化合物吲哚的催化裂化转化规律。反应温度、催化剂与原料油的质量比、空速、原料氮含量都影响待生催化剂的氮含量和氮在产物中的分布。吲哚在催化裂化实验条件下较易发生裂化开环反应,生成苯胺类和氨。催化剂的酸性、烃类溶剂的供氢能力对吲哚裂化有显著影响,酸性中心的作用有利于吲哚转化为氨;溶剂供氢能力越强,氨氮产率越高。提出了吲哚催化裂化的可能转化途径:吲哚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吸附于催化剂表面,或在催化剂上脱氢缩合生焦;吲哚烷基化;吲哚需先加氢生成二氢吲哚,二氢吲哚快速裂化转化为苯胺和氨。  相似文献   
4.
对润滑油基础油络合─白土精制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白土精制温度、白土用量、精制时间及络合剂用量对精制油碱氮脱除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白土的酸量是影响精制油碱氮脱除率的主要因素之一,炼厂可以选择酸量较高的白土,以提高精制油的质量;络合─白土补充精制所得的精制油颜色好、氧化安定性好、酸值低。  相似文献   
5.
舟进样化学发光法测定馏分油氮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REN-1000A化学发光定氮仪上,以舟进样的方式考察了仪器气体流量和进样量对定氮响应值的影响。在裂解氧流量200-300mL/min、臭氧发生器氧流量60-120mL/min、载气氩流量100-190mL/min、载气氧流量40-65mL/min时定氮响应值较大,且在以上的气体流量范围内,响应值随流量的变化不大。采用标准曲线法分析时,标样和待测样的进样量应尽可能一致,低氮含量的样品进样量要适当大些,不同氮含量的样品应选择合适的衰减系数。在此基础上考察了馏分油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7.
镍和钒对石油加工过程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镍和钒引起裂化和加氢催化剂失活的原因,并对各种抑制催化剂金属中毒的措施以及重油脱金属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8.
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氧钒-对四苯基卟啉(VOTPP)和镍-对四苯基卟啉(NiTPP)与Lewis碱性溶剂的轴向配位作用。结果表明,金属卟啉可以和一些Lweis碱性溶剂发生轴向配位作用。其特征紫外可见吸收峰发生红移;轴向配位作用与卟啉中心金属离子的外层d轨道电子数、碱性溶剂的供电能力及其空间构造有关,VOTPP比NiTPP更容易和Lewis碱性溶剂发生轴向配位作用;碱性强、空间阻碍小的Lewis碱性溶剂(如正丁胺)易于与金属卟啉发生轴向配位作用。  相似文献   
9.
改变反应条件对馏分及尾油中碱氮、总氮含量影响不大;同一反应条件下,碱性氮和总氮含量都随馏分变重而增加,总氮含量的增加明显高于碱性氮;产物中的碱性氮和总氮主要集中在蜡油和尾油中;热转化汽油和柴油中的碱性氮占馏分氮的质量分数较大,尾油中约为1/3。碱性氮和氮在热转化过程中向产物的转移无明显的选择性;含氮化合物比烃类难以裂化。  相似文献   
10.
乳酸生产丙烯酸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渐短缺,丙烯酸的生产受到了较大影响,如何利用可再生资源生产丙烯酸显得尤为重要。发酵法生产乳酸工艺已经比较成熟,以发酵乳酸为原料脱水转化为丙烯酸成为生产丙烯酸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综述了丙烯酸的主要生产途径,重点是乳酸脱水制备丙烯酸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乳酸制备丙烯酸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