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大港油田历经40余年勘探与开发,构造带主体基本已探明,勘探难度日益增大,以前未得到重视的由凹陷向正向构造单元过渡的斜坡带将成为今后寻找地层岩性油气藏的重要领域。以位于凹陷向凸起过渡斜坡区的沙三段为例,开展古地貌恢复研究及有利砂体预测,明确空间展布范围。在沙三段油气成藏条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该区“凹—断—坡—隆”深层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并得到钻探验证。进一步展现出北大港构造带北翼良好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2.
从天然气成藏机理研究出发,烃源岩评价入手,详细分析了油气来源及油气充注历史,建立板桥凹陷深层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研究表明:①沙三段中下部烃源岩以腐殖型有机质为主,对天然气的形成有利;②沙三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演化程度高,资源丰富;③油气主要来源于沙三段烃源岩,分2期充注,早期为低熟油,晚期以成熟-高成熟天然气为主。建立了该区近源断裂疏导及岩性砂体充注模式,总结出3种油气富集主控因素:近源-优相-超压,优选有利区带,为下一步板桥凹陷深层天然气藏勘探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3.
基于地震、测录井等资料,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滨海断裂下降盘的滨海断鼻为对象,开展断裂特征、砂体展布及断-砂组合与油气成藏分析,揭示断陷湖盆断裂发育区的油气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滨海断鼻新生代构造特征具有东西分带性,西段断裂主体区构造简单,东段帚状断裂区构造复杂,发育多组断裂。断裂演化的差异控制了砂体的空间展布,砂体在断鼻中段顺港东断裂下降盘的断槽带呈大面积连片分布,形成顺向型断-砂组合模式,而断鼻东段断裂活动时期较晚,砂体受古地貌控制呈多期次北南向指状展布,与断裂匹配形成垂向型断-砂组合模式。断裂与砂体、油源及盖层的配置关系决定了油气的垂向输导能力、平面展布及纵向分布特征,在断鼻中段及东段分别形成了单条主断裂供烃-断砂顺向匹配-多层系立体含油和断裂系复式输导-断砂垂向匹配-条带状叠置含油两种油气成藏模式,控制了滨海断鼻油气分布和富集程度的差异。图10表3参48  相似文献   
4.
板桥凹陷深层构造—地层特征研究及勘探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上老油田历经数十年的开发之后均面临资源接替紧张的局面,寻找新的储量增长点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内外勘探实践表明,在正向构造勘探程度很高的今天,负向构造即凹陷区将是今后石油勘探开发的重要场所。以板桥凹陷为例,在烃源岩评价和深层储集条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层序格架控制下的构造—地层—砂体的特征研究,建立边界断层不同组合样式的控砂模式,开展岩性圈闭识别,认为板桥凹陷深层成藏条件有利,是寻找岩性油气藏的现实领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