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转换波技术由于具有常规P波勘探无法相比拟的优点而成为当前地震勘探中的一门新技术。而静校正在转换波勘探中是处理的重点和难点。为此很多学者专家为此提出了各自的解决办法,但是由于转换波静校正问题的复杂性,该问题至今仍尚未圆满解决。本文首先在转换波的CRP(共接收点)叠加剖面上追踪拾取同相轴,然后结合纵波对应层位的地下构造求取接收点的横波静校正量。该方法通过对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试算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横波勘探在解决气云区构造成像、岩性油气藏储层精细描述等问题上具有明显优势。为解决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纵波资料品质差的难题,首次开展了可控震源纵、横波联合激发的三维多波勘探探索试验,获得了九个分量三维地震资料。文中对横波源激发、检波器水平分量接收到的四个分量地震数据开展研究。横波不同于纵波,有着明显的矢量特性,而以往横波处理技术的研究,局限于二维横波处理或者建立在三维转换波地震资料处理基础上,对横波三维空间上复杂波场的矢量关系考虑不足,无法应用于三维横波地震资料。通过不断地研究与探索,初步形成了以四分量旋转和快、慢波分离技术为核心的矢量横波四分量配套处理技术,包括:横波四分量的矢量旋转、静校正、叠前道集处理、裂缝方位角求取、快慢波分离、速度分析及叠前偏移成像技术。应用该配套技术有效解决了横波勘探的矢量处理难题,获得了与纵波信噪比相当的高品质横波成像结果,在气云区构造成像、微小断裂识别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对三湖地区岩性储层预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技术将偏移成像和静校正问题分开处理,在复杂山地资料处理中,由于地表条件复杂、近地表横向速度变化剧烈、高速层出露等问题,基于地表一致性假设的静校正处理会引起波场畸变,导致旅行时计算误差较大,影响深度偏移成像效果。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真地表偏移面的全深度建模与成像技术方案,从地表高程面开始速度建模,计算旅行时,将静校正问题隐含在偏移成像过程中,在复杂山地资料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高分辨率处理技术侧重于提高地震资料的高频成分,但拓展地震资料高频端的能力几乎已经到达了极限。通过对宽频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研究,在传统高分辨率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基于震源信号低频补偿等为特色的宽频配套处理技术。该宽频配套处理技术在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