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4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1.
韩志勇  冯延青 《通讯世界》2016,(10):140-141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即虚拟局域网,是将一个物理的LAN在逻辑上划分成多个广播域的通信技术.通过划分不同的VLAN,VLAN内的主机间可以直接通信,而VLAN间不能直接互通,从而将广播报文限制在一个VLAN内.  相似文献   
2.
煤层气单井产量差异性强,实际开发效果与预期差距较大.分析微构造对煤储层地质条件和对煤层气开发生产的影响,剖析不同微构造部位压裂改造效果、压降漏斗形态、煤粉产出、气水动态对地质-工程因素的响应,讨论"动态气藏"形成及微构造控藏机理,明确了微构造的控产特征.研究表明:微构造、煤层气地质条件与开发动态特征的耦合作用,造就了不...  相似文献   
3.
苏长岐  朱英会  冯延青 《轧钢》2001,18(3):38-40
简要介绍了中厚板轧机用辊的基本情况;着重介绍了国产中厚板轧机用辊的规格、生产工艺,材质和性能;同时指出,保证国产工作辊的硬度、抗热裂、抗剥落、抗事故等性能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冯延青  孟树志 《轧钢》2003,20(4):49-50
介绍了热轧板带生产中所使用的高镍铬离心复合轧辊的性能指标和失效形式;分析了其失效原因后指出:通过选择合适的轧辊强度、硬度和韧性指标,调整轧制条件,并采用轧辊超声波检验技术,可有效防止轧辊的非正常失效。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具有不同石墨和碳化物含最的高镍铬无限冷硬铸铁轧辊材料在滚动摩擦和干滑动摩擦条件下的摩擦学特性,考察了高镍铬无限冷硬铸铁中石墨和碳化物数量、分布对其摩擦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组织中的石墨和碳化物数量、形态和分布对材料的耐磨性有较大影响.石墨含量在低于9.21%时,增加石墨量并适当减少碳化物量可以提高材料的耐磨性;呈均匀分布的长片状石墨和连续网状分布的碳化物对提高高镍铬无限冷硬铸铁轧辊的耐磨性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DSP Builder的BPSK调制解调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成元  徐慨  冯延青 《通信技术》2010,43(5):67-68,71
根据BPSK调制解调器的基本理论,采用DDS(直接数字合成)技术在不同频率信号的切换时能保持相位连续的优点来设计BPSK调制模型,用Matlab/Simulink下的Altera DSP Builder工具箱内的模块对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Direct Digital Synthesizer)进行建模;并基于该DDS模块实现BPSK(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器和解调器的设计,在Simulink下对此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此设计简化了系统的设计过程,提高了BPSK调制解调系统的可靠性与灵活性,而且修改方便、成本低,对硬件理论知识要求不高,实现起来容易,加快了开发速度。  相似文献   
7.
冯延青  徐慨  任佳  张四起 《通信技术》2010,43(3):57-58,197
SIMULINK是一个进行动态系统建模和仿真分析的软件包,支持连续、离散以及两者混合的线性及非线性系统,其最大特点是可在仿真过程中改变感兴趣的参数,实时观察系统行为的变化。文中利用MATLAB的SIMULINK平台构建了卫星通信系统模型,利用该模型仿真分析,可得到从调制、加噪声、到解调和滤波等各个环节的的卫星通信系统的星座图、眼图和频谱图及其相关的频域技术数据,为卫星通信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软件平台。  相似文献   
8.
电磁波的降雨衰减对卫星通信链路具有很大的影响。在分析基于BP算法的多层前馈网络具有逼近任意连续非线性函数的能力和降雨率与降雨衰减的非线性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并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卫星通信降雨衰减预测模型,根据某地区的实测数据进行训练和预测,并与ITU-R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小的误差,为降雨衰减预测提供了一种更加准确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具有不同石墨和碳化物含量的高镍铬无限冷硬铸铁轧辊材料在滚动摩擦和干滑动摩擦条件下的摩擦学特性,考察了高镍铬无限冷硬铸铁中石墨和碳化物数量、分布对其摩擦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组织中的石墨和碳化物数量、形态和分布对材料的耐磨性有较大影响。石墨含量在低于9.21%时,增加石墨量并适当减少碳化物量可以提高材料的耐磨性;呈均匀分布的长片状石墨和连续网状分布的碳化物对提高高镍铬无限冷硬铸铁轧辊的耐磨性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0.
深部煤层气(埋深大于2 000 m)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不同于以吸附气为主的中—浅部煤层气,其赋存状态以游离气与吸附气共存为特征。目前,深部煤层气的解吸规律尚不明确,游离气与解吸气的转换时机、开发效果差异的原因尚不清楚。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宁—吉县区块为例,由于其关键地质参数的分布规律与构造趋势具有一致性,根据微构造形态可将该区块划分为负向微构造区、构造平缓区、正向微构造区和构造抬升区4个开发单元,并明确其地质特征。提出决定深部煤层气开发效果的关键要素可归纳为“五大必要条件”和“一个程度”,并对这些关键要素在深部煤层气开发中的耦合控制机理进行了剖析。“五大必要条件”包括保存条件、资源条件、解吸条件、渗流条件、可改造条件,是地质基础;“一个程度”指压裂改造程度,在开发过程中需要根据“五大必要条件”对其进行差异化调整。基于“五大必要条件”(25项地质参数),系统归纳了4个开发单元的煤层气开发评价结果、综合生产特征和典型生产曲线,并给出了相应的工程技术对策建议。以煤层气评价中一直被忽视的解吸条件为研究内容,通过等温吸附实验,明确了影响深部煤层气等温吸附特征的主控因素。深部煤岩的吸附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