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4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井-地电位成像技术研究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井—地电位测量是在地表向注水井中套管施加一个大电流,通过测量地表加注高矿化度的导电流体前后的电位分布,经数据处理及反演计算,求出注水各小层的电阻率分布,进而计算出各小层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状况,指出油藏的挖潜方向。从临17—22井区应用情况来看,与生产动态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水平井技术在临盘油田开发后期的配套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不同油藏开发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 ,在深入油藏构造、储层研究及水驱油规律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水平井在油藏开采后期调整中的技术优势 ,有效地提高油藏的生产能力 ,改善油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岩心薄片研究分析,建立了临盘油田沙一段生物灰岩储集层的等效岩性模型,并把等效岩性模型定为3种岩性-粘土-孔隙解释模型,3种等效岩性分别为白云岩类、石灰岩类、含砂云(灰)岩类。采用等效岩性解释模型优化方法,设计了等效岩性体积的计算方程,并较准确地计算出了孔隙度参数,为建立生物灰岩储集层岩电模型和解释评价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商河地区基山砂岩体油藏埋藏深,岩性以粉砂、细砂岩为主,胶结致密,泥质含量高,为低渗、特低渗储层,必须进行压裂才能获得工业油流。针对本区储层特点,本文从压裂液及支撑剂的优选、压裂施工规模、施工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对施工中的射孔工艺、压裂监测等配套技术进行了阐述。到目前实施压裂16井次,初期单井日产油10吨,累产油26549t,单井产油1659t,创经济效益2170×104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主要研究目的层馆一段属河流相沉积。依据现代沉积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单井相分析,结合逐井各层测井相解释和剖面对比:综合砂体厚度展布特征和地层厚度特征,确定了研究区八个小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建立了该断块区曲流河沉积模式。结合砂体的分布特征、储层非均质性、油水运动规律等资料的分析提出了挖潜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6.
临盘油田盘二块沙三下出砂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盘二块沙三下典型井的岩心,通过岩心流动试验,研究了疏松砂岩油藏油层的出砂规律。结果表明,在油藏开发后期,含水率上升、注入水的矿化度、地层压力、原油脱气等因素对油井出砂均有影响。基于试验结果,给出了该油田在开发过程中进行出砂预测及防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不同油藏开发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在深入油藏构造、储层研究及水驱油规律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水平井在油藏开采后期调整中的技术优势,有效地提高油藏的生产能力,改善油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8.
田家地区因原三维资料分辨率较低,于2001年重新进行了高精度地震采集,在进行目标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滚动勘探工作。运用了多元综合标定、相干体分析、测井约束反演等新技术,对该地区的地震资料进行了精细解释,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87万吨,钻探油井24口,建成产能6.4万吨。  相似文献   
9.
临盘油田为典型的陆相沉积复杂小断块油藏,历经三十年开发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剩余油分布状况越来越复杂,挖潜难度越来越大。本文从油藏开发实际出发,归纳总结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提出并建立了三维动态法分析剩余油模式,从油藏的“注、驱、采”三方面综合分析剩余油,为挖掘剩余油潜力,提高油藏采收率奠定坚实基础,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