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
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霸县地区是地热资源富集区,其以"雄县模式"为示范引领,成功打造了中国第一个"无烟城"。为指导下一步地热能的勘探开发,基于大量油田钻井实测温度和压力数据,对该区现今地温梯度及温度、压力平面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温压场与地热资源的关系。结果表明:(1)该区现今地温梯度介于21.8~73.5℃/km,平均值为33.5℃/km;(2)霸县地区地层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其平面变化特征与地温梯度展布特征相似,两者都与基底起伏形态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对于同一深度,牛驼镇凸起温度最高,而廊固凹陷和霸县凹陷则较低,牛驼镇凸起北部、霸县凹陷中部及廊固凹陷中东部普遍存在高异常温度区,是潜在的地热资源有利开发区;(3)霸县地区现今地层压力以常压、弱超压为主,其平面分布规律随深度变化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廊固凹陷南部和霸县凹陷南部在深度4 000 m处普遍发育中—强超压带,在开展下一步的地热能开发时需要格外注意。  相似文献   
2.
赵县背斜位于冀中坳陷晋县凹陷,是富集油气的底辟构造,为多种原油性质、多种类型油气藏的复式油气藏集合体。该背斜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存在早第三纪早期发育的比较稳定的膏岩和膏泥岩塑性地层,其形成机制是塑性地层底辟拱升和区域性右旋拉张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发生的滑脱拉张。该背斜核部及北翼以中部生油洼槽为烃源区,因主要油源层为盐湖相沉积,成烃机理为沥青热降解,所以成为重质稠油聚集区;背斜南翼以南部生油洼槽为油源区,其主要油源岩属于淡水—微咸化湖沉积,成烃机理为干酪根热降解,因此成为中—轻质稀油聚集区;东翼以自生自储油气源为主,因其油源岩发育于两种沉积环境的过渡区,两种成烃机理均可形成原油,故成为中质常规油聚集区。在分析成藏机理和油气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下步勘探的3个重点方向:①尚未钻探的背斜北翼地堑构造,主要寻找Es3—Ek1的构造油藏;②背斜南翼构造低部位,主要寻找Es3、Es4—Ek1的岩性油藏、地层超覆油藏等非背斜油藏;③背斜东翼构造高部位,主要寻找Es4—Ek1中下部的构造油藏和非背斜油藏。图4参3(梁大新摘)  相似文献   
3.
饶阳凹陷蠡县斜坡中北段精细勘探与重要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阳凹陷蠡县斜坡是一个勘探40余年的老探区。受该斜坡地层产状平缓、构造圈闭不发育的影响,勘探早期阶段构造油藏发现殆尽之后,多年勘探再无进展。近3年来通过精细二次三维地震资料采集与处理、精细小断层微幅度构造刻画解释、精细小砂体综合预测描述、精细压裂施工工艺技术选择、精细勘探开发一体化实施,新增三级石油储量达亿吨级,重新取得了岩性地层油藏的重要发现,实现了老探区精细勘探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4.
冀中坳陷古近系地层岩性油藏成藏特征及勘探方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冀中坳陷是渤海湾断陷盆地中的富油气坳陷之一,其地层岩性油藏勘探程度较低,剩余油气资源勘探潜力较大。对冀中坳陷古近系成藏条件的研究表明,该坳陷发育3套区域性烃源岩、7种沉积体系、多期构造运动及多次沉积间断,为地层岩性油藏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按照圈闭成因及其几何形态,将冀中坳陷古近系发育的地层岩性油藏划分为岩性油藏、地层油藏和复合油藏3种类型。地层岩性油藏主要富集在沉积洼槽带和斜坡带中低部位,并围绕生油洼槽呈环带状分布。根据冀中坳陷古近系地层岩性油藏成藏特征及分布规律,运用综合分析方法预测出了其有利勘探区带和方向,经钻探新发现了4个整装规模储量的地层岩性油藏,勘探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冀中坳陷长洋淀地区“古储古堵”潜山成藏模式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新生古储”潜山成藏模式对以华北油田为代表的一大批古潜山油气田的勘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此类油藏已无新的发现。利用钻井、测井、化验分析和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对长洋淀潜山内幕地层反射结构、储盖组合及分布特征的研究发现:该区潜山内幕地层自上而下为下古生界寒武系、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和中元古界蓟县系,发育了寒武系府君山组为储层、馒头组为盖层和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为储层、新元古界青白口系为盖层的两套储盖组合。储层主要为白云岩,裂缝发育,具有较好的储集物性,而且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可以形成对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的有效封堵,油源来自于下第三系,以断层和不整合面为主要供油通道,形成了“古储古堵”新类型潜山成藏模式。根据这一模式钻探了长3井,获得了高产油流。  相似文献   
6.
冀中坳陷复杂断块油藏成藏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冀中坳陷复杂断块油藏形成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油藏成藏条件优越,其构造背景、断层的封堵性、成油组合、砂体类型等是控制成藏的主要因素,并具有背斜型、斜坡型、断阶型等成藏模式,每一种成藏模式的控藏要素、富集程度及油藏分布差异较大,是复杂断块油气勘探中值得关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饶阳凹陷潜山历经多年勘探,勘探程度高,勘探难度大,但潜山勘探存在不均衡性,勘探潜力就蕴含在不均衡性中。自2006年以来,以二次采集和连片处理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为平台,针对饶阳凹陷潜山勘探领域,以新思维、新视角、新思路重新认识潜山成藏条件、重新梳理控山断裂结构、重新构建潜山成藏模式、重新复查老井原始资料,重新审视已有的结论和认识,在历经多年勘探而未能突破的长洋店、肃宁、孙虎等潜山构造带,相继发现了长3、宁古8、虎8等潜山油藏,实现了潜山勘探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8.
冀中坳陷中央断裂构造带潜山发育特征及成藏模式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由于独特的构造演化,冀中坳陷潜山圈闭十分发育,从而成为重要的勘探领域。冀中坳陷潜山构造带可以划分为陡坡、缓坡和中央断裂潜山构造带3种类型。根据中央断裂潜山构造带的构造发育特征、储盖组合特征、封闭保存特征以及油气供给方式,将中央断裂构造带潜山油气成藏划分为3种模式,即:以任丘潜山构造带为代表的早隆-中埋-晚稳定型成藏模式、以河西务潜山构造带为代表的早埋-中隆-晚稳定型成藏模式、以及以肃宁潜山构造带为代表的早隆-中埋-中稳定型成藏模式。研究表明,构造作用控制潜山的规模和油气的供给方式,对潜山储层的发育及油气的保存也有重要的影响。3种模式中以早隆-中埋-晚稳定型各种成藏要素匹配最好,成藏条件最佳。  相似文献   
9.
关于碳酸盐烃源岩的评价标准   总被引:48,自引:16,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模拟实验测得碳酸盐岩排烃下限值为TOC=0.06%~0.12%,并提出碳酸盐岩排烃下限值与碳酸盐烃源岩有机碳下限值应是两个概念。排烃下限值是烃源岩所固有的特性,不是人们自己设定的标准,而烃源岩有机碳下限值是一个评价标准,大小可以等于或大于排烃下限值,而不能小于排烃下限值。通过对碳酸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相和成熟度的研究,修正了过去碳酸盐岩只按Ⅰ类有机质的评价方法,而将碳酸盐岩有机质分为Ⅰ,Ⅱ1,Ⅱ23类,将碳酸盐烃源岩划分为4类,即很好烃源岩、好烃源岩、中等烃源岩、差烃源岩。未熟—成熟碳酸盐烃源岩有机碳下限值为0.2%~0.4%;高成熟—过成熟碳酸盐烃源岩有机碳下限值为0.1%~0.25%。   相似文献   
10.
该文作者进行了不同加温时间、加水量和样品颗粒大小的模拟实验,发现加温时间、加水量和样品颗粒大小对模拟实验油气产率有明显影响。延长时间,产油率明显降低,而烃气产率大大增多。加水量由不加水(0%)到加水20%和50%时,烃气产量、残留油量、排出油量、总油产量、总烃产量均明显增加,加水量再增多,产油率和总烃产率均明显降低,烃气产量仍逐渐增加。1~2.5mm的小颗粒样品与5~10mm大颗粒样品相比较,总产气率、烃气产率明显增加,总油和总烃产率明显降低。加温时间、加水量对油的族组成、饱和烃色谱、饱和烃色谱-质谱、气和油的碳同位素及干酪根的热解和H/C、O/C原子比等地化参数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