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建设课程思政的重要任务。嵌入式操作系统专业课程内核要素众多且相互耦合,导致学生较难理解这门专业课程的知识点。针对此,本文从内核要素、运行时序和案例分析的角度,研究嵌入式操作系统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案例和学生实验成绩验证了所提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该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3.
氢气作为一种可燃气体,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随着过度依赖化石能源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加剧,从自然界中获得氢气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地质条件下能否形成高含量氢气,它们的成因及分布规律如何,目前研究较少。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对比不同地质条件下氢气的形成及富集规律,发现在裂谷系统以及板块俯冲带前缘均可能发育高含量氢气气藏。通过进一步总结氢气在不同大地构造位置的分布特征,认为控制我国含油气盆地分布的板块碰撞带和俯冲带及其周缘,具备高含量氢气发育的地质条件,而且,这些构造位置上发育的含油气盆地具备较好的天然气保存条件,有利于高含量氢气的保存。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关于富有机质烃源岩形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盆地之内,盆地之外流体活动对富有机质烃源岩形成的影响关注较少。深部流体作为联系沉积盆地内、外的纽带,通过提高海洋初级生产力和形成有利的有机质保存环境2个方面作用为富有机质烃源岩的形成创造条件。生产力方面,深部流体携带了大量NO_3~-、PO_4~(3-)、NH_4~+等营养盐类,CH_4、CO_2、H_2、NH_3等热液气体和Fe、Mn、Zn、Co、Cu等微量金属元素以及来自地球内部的古细菌、嗜热细菌等微生物,它的注入促进了水体生物的繁盛和初级生产力的提高,为有机质的形成和富集创造了条件。保存环境方面,深部流体的喷发,向大气和海洋中输送了大量的CO_2,与水体中的Ca~(2+)、Mg~(2+)等离子结合,形成碳酸盐类,增加了水体的盐度,促进了水体的分层和海水循环的静止,为海洋环境中有机质的富集创造了有利的水体动力学条件和氧化还原状态。而岩浆热液活动向大气和海洋输送的大量H_2S、CO等还原性气体溶解于水中,同样可以促进水体还原环境的形成。因此,深部流体的喷发为富有机质烃源岩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物质保障和有利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5.
地球内部不同层圈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对浅层盆地内部多种类型资源的形成及富集具有显著影响。深部地质作用过程与浅部资源效应这一核心科学问题备受关注,其中在深部流体/熔体物质传输影响下的有机—无机相互作用及资源效应是关键所在。梳理了地球多层圈有机—无机相互作用对盆内多种资源的影响机理。在深部流体/熔体活动背景下,有机—无机相互作用主要通过形成利于富有机质烃源岩发育的沉积环境、提供促进生烃的物质能量、产生改造储层性质的流体环境和影响油气组分的聚集效果的方式控制油气资源的形成和聚集;深部流体携带地球深部的气体组分(CH4、H2、CO2等)和热能进入盆地促使了天然氢气和地热资源潜力的形成;深部物质为铀矿提供铀源,富铀流体在生物作用和含烃流体作用下形成砂岩型铀矿;深部流体活动对煤矿资源的形成和变质也产生了较大影响。未来针对地球多层圈有机—无机相互作用的研究应当突破盆地限制,在地球系统的背景下围绕层圈物质和能量传输、盆内与盆外一体化展开。重点对非生物烷烃气成因、工业聚集和天然富(含)氢气藏的成因、富集、潜在勘探区评价、地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同位素分析手段的不断进步,Li同位素广泛应用于多种地质研究过程的示踪研究中。简要介绍了Li元素独特的地球化学性质和自然界各地质储库中的Li含量及同位素特征,分析了地球表层和地下深部地质过程中Li同位素的分馏机制,总结了Li同位素在示踪大陆化学风化和板片俯冲过程中的应用进展,讨论了在表层和深部物质循环过程中Li在各储库间的分配。最后,结合火山活动对沉积盆地有机质富集的影响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提出Li同位素在鉴别"水携型"和"空降型"凝灰岩中具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7.
由于稠油油层一般有胶结较疏松,油层易出砂的特点,所以须进行防砂工艺设计。本文针对稠油油藏的地质以及开采因素等方面。简要对稠油井的完井方式、防砂工艺进行了优选。结合传统的防砂技术以及完井方式,优选出了以精密滤砂筛管砾石充填防砂技术为主要防砂工艺。该工艺在油田的现场生产实践中得到了验证与推广,对于稠油水平井的防砂工艺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常见的排水采气工艺当中,在选择小油管生产的同时,优选一个合理的生产制度对延长气井自喷采气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分析气井生产参数和合理油管尺寸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本文分析了产气量等生产参数与临界油管尺寸的关系,并根据一口具体的气井,作出了生产参数与油管尺寸之间的关系曲线,所得结果对现场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油气形成的有机—无机相互作用观点的提出和发展,人们不断意识到无机物质在有机质生烃演化中的重要作用。深部流体作为地球内部物质运移的载体,承载着大量来自地下深部的无机物质。深部流体的加入将从外源氢、催化剂2个方面的物质供应促进沉积盆地内部有机质的生烃演化,并通过为无机生烃反应提供必要碳源的方式参与烃类物质的无机形成过程。通过对有关外源氢、催化剂作用下的有机质催化加氢反应和以费托合成为代表的无机生烃反应的模拟实验研究的归纳,系统分析了外源氢和催化剂对有机质成烃演化过程的影响,肯定了深部流体的"增烃"效应。  相似文献   
10.
刘佳宜 《山西建筑》2010,36(20):138-139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氯离子在混凝土中扩散行为的理论模型发展,结合相关文献进行了模型推导,具体阐述了测定粉煤灰水泥砂浆试件中氯离子含量试验时试样的制备及试验结果,并得出了相关结论,以期指导同类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