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油田水驱开发系统复杂,指标繁多,指标之间相互有部分交叉、覆盖、包含等成分.为了理顺这些指标之间的结构、关系,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分析了水驱油田开发系统,建立了油田开发系统结构及其信息表征体系结构,明晰了油田开发巨系统的结构,获取了水驱油田开发巨系统、子系统、孙系统及系统之间的协调性与整体性的外在信息表征体系.这些指标归属3大体系:地质状态指标体系、控制状态指标体系、生产状态指标体系.将这些指标综合起来即为综合评价水驱油田开发效果的主要初始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高含水后期油井堵水原则界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在综合考虑油井堵水对油田可采储量和产量影响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因素分析,研究提出了一套油井堵水原则界限和效果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预测油井压裂潜力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针对目前油田对油井压裂潜力预测参数取得比较困难,预测效果不能满足开发规划安排的需要等问题,考虑到油井累积产量与时间的关系属于增长型关系,从logistic模型入手,通过大量油井压裂单井效果统计分析,建立了油井压裂效果预测模型,结合压裂效果经济效益评价和地质工艺条件分析,提出了利用油田常规资料对油井压裂潜力井数和效果进行预测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喇、萨、杏油田注采系统调整的研究和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喇、萨、杏油田目前井网、层系和地质特征的分析,从理论上研究了油田采液指数、吸水指数的变化趋势和相对关系,确定了喇、萨、杏油田合理油水井数比的变化趋势,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和注采系统调整试验资料以及喇、萨、杏油田的开发特点,确定了注采系统调整的原则和界限。通过对喇、萨、杏油田现注采系统适应性的评价,提出了“八五”期间注采系统调整的部署意见和具体方案,并预测了调整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对油田长远规划部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喇萨杏油田注采系统适应性评价及调整方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  
喇萨杏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以后,部分区块层系注采系统不适应的矛盾越来越严重.针对高含水后期注采系统的主要特点,研究建立了高含水后期注采系统适应性评价方法,对喇萨杏油田高含水后期注采系统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确定了注采系统调整的主要方式,对典型区块的调整效果进行了分析. 喇萨杏油田高含水后期注采系统调整可以归结为反九点面积井网、四点法面积井网及注采井网不完善等3种类型的调整模式. 高含水后期进行注采系统调整可以取得较好的调整效果,提高水驱采收率0.9个百分点左右.成果对油田高含水后期注采系统调整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