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1.
分层注汽工艺技术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河南油田浅层稠油油藏普遍存在严重的非均质性以及蒸汽吞吐开采过程中油层吸汽不均的现象,导致高渗透层动用程度高,中低渗透层动用程度低,影响油田的开发效果。为此研究了分层注汽管柱,该管柱可以实现不动管柱分层注汽,生产管柱与分层注汽管柱合二为一,减免了注汽管柱起下作业,减少了作业工作量,消除了作业过程中热能浪费。应用表明,该技术能提高油藏动用程度,提高了油藏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2.
分层注汽工艺技术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油田浅层稠油油藏普遍存在严重的非均质性以及蒸汽吞吐开采过程中油层吸汽不均的现象,导致高渗透层动用程度高,中低渗透层动用程度低,影响油田的开发效果。为此研究了分层注汽管柱,该管柱可以实现不动管柱分层注汽,生产管柱与分层注汽管柱合二为一,减免了注汽管柱起下作业,减少了作业工作量,消除了作业过程中热能浪费。应用表明,该技术能提高油藏动用程度,提高了油藏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3.
热采水平井蒸汽吞吐时水平段吸汽不均衡,造成水平段动用不均。鉴于此,对热采水平井改善吸汽剖面技术进行研究。首先,建立油藏-井筒流动耦合模型及储层热-流-变形三场耦合模型,定量分析了油层物性参数、非均质性及注汽口位置对吸汽剖面的影响。然后,根据上述分析结果,设计了均衡注汽完井工艺管柱。该管柱可实现注采一体化及均匀注汽以及长水平段、非均质储层的均匀注采。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热采水平井改善吸汽剖面技术可以改善热采水平井长水平段的吸汽剖面,实现均衡注汽,提高水平井的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4.
河南稠油油田油藏具有浅、薄、稠、散、小的特点,目前热采老区普遍进入多轮次高周期蒸汽吞吐阶段,注蒸汽热采效果愈来愈差,地下仍滞留相当量的剩余油难以动用,而部分稠油和超稠油采用常规热采难以动用,资源利用率低,稠油后备资源又匮乏,急需研发提高采收率的新技术,为此提出火烧油层在河南浅层稠油油田的可行性研究.文中结合河南油田稠油...  相似文献   
5.
稠油热采新工艺应用中前期先导试验时采用光油管注汽,出现注汽热效率低、部分井套管和固井水泥环被破坏等问题。为此,研制了Y341-115热采封隔器等配套工具。配套工具与井筒隔热技术相结合,使浅薄层稠油油藏得到了有效动用和开发。此外还根据现场工艺管柱的特点,配套开发了张力油管锚、大流道单流阀等工具,解决了隔热和反洗井等问题,实现了隔热注采合一的功能。Y341-115隔热封隔器配套工艺技术现场共应用500多井次,其工艺成功率达98%以上,累计节约作业井次400多次,累计增加产油量8 312 t。  相似文献   
6.
水平井均匀注汽管柱可以实现热采稠油水平井长水平段均匀受汽,改善注汽质量。但常规的均匀注汽管柱与常用的Ф73 mm油管比工具外径较大,使得整个均匀注汽管柱存在多处变径,易出现难以起出的问题,且配汽阀出汽位置正对筛管,存在注汽时刺坏筛管的风险。为此设计了由投球式安全丢手接头、小直径侧向配汽阀、小直径单流阀等工具组成的易起式防砂埋水平井均匀注汽管柱。配汽阀侧向出汽,杜绝了刺坏防砂筛管的风险;整个工具串外径小,无明显的变径段,降低了工具被砂埋无法起出的风险;配备了安全接头,管柱被埋后,可以实现丢手,起出上部油管,再打捞处理下部油管。该工艺在出砂严重且采用筛管完井的稠油水平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新庄稠油油藏隔热注采工艺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中浅薄层低品位稠油油藏特点开发研究了隔热注采工艺技术。该技术采用139.7mm套管完井和普通油管环空气体隔热注采,解决了稠油蒸汽吞吐生产中光油管注汽时热损失大影响开发效果,注汽时固井水泥环易受到破坏造成管外窜等问题。首次在139.7mm套管井内成功实现多轮次不动管柱隔热、注汽、采油一体化作业,减少了作业工作量和作业占产时间,充分利用了蒸汽热能。目前该技术已在中浅薄层稠油油田全面推广应用,成为中浅层稠油开发的一项主导技术。  相似文献   
8.
春光油田具有油稠、出砂、层薄的特点,目前采用了偏心抽稠泵举升,但因油稠造成在蒸汽吞吐的一个周期内低效采油时间长;由于出砂,造成砂卡、砂磨泵故障多发,检泵作业频繁。为此研制了一种大流道抽稠泵,通过具有偏心抽油泵2倍以上进油面积的强启闭进油阀和等径螺旋出油阀的设计!既保持了偏心抽油泵进油流道短,具液压反馈力,可注采一体化等优点,又同时降低了进油阻力,提高了对砂卡,砂磨的适应能力。通过45井次的现场试验证明泵效提高了6.3%,目前最长机抽生产时间已达247d,仍继续有效,平均检泵周期仍待观察,初步满足了春光特超稠油的有效举升。  相似文献   
9.
河南油田稠油油田超稠油开发过程中,常规的杆式泵举升工艺存在光杆滞后、液体进泵阻力大、杆管偏磨,及该工艺不适应油井出砂、井斜大于70度的井等问题,因此,开发研究了蒸汽吞吐井喷射泵举升工艺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消除了光杆滞后、杆管偏磨的现象,可以延长生产周期,提高油汽比,提高超稠油油田的开发效果.文中主要介绍了蒸汽吞吐喷射泵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