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华北油田泥灰岩储层曾进行多种类型的酸化增产改造工艺,但均未取得理想效果。经过对泥灰岩地层进行大量的油藏地质、室内试验研究以及工程、地质技术人员的反复论证,优选出一种切实可行的酸压改造措施——前置液+高温乳化酸+固体硝酸酸压工艺。经过现场应用,收到了较好的增产效果,为华北油田泥灰岩储层改造措施找到了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解决低渗透薄互层多级分压问题,提高单井日产油量,采用低密度油溶性堵球多层段连续分层压裂工艺,对堵球的性能评价、堵球分压的原则、施工规模、施工排量的优化等进行了介绍,从压裂优化设计、压裂施工的角度,证明低密度油溶性堵球是低渗透薄互层多级分压的最简捷最安全的施工工艺,现场施工封堵效率提高到了100%,单井增油量比分压前提高4倍多。  相似文献   
3.
西柳10断块储层物性差,层间非均质性强,原油性质较差,储藏天然能量不足,因此,此断块的产能较低,油井注水见效慢,供液状况差。为了提高整个断块的采收率,决定对其进行整体压裂改造。此断块在前几年也进行过压裂施工,但出现了很多砂堵的情况,施工成功率较低,仅有50%左右。经过精心选井选层、优选合理的压裂施工参数及施工工艺,成功地对此断块进行了压裂改造,至2004年底对4口井进行压裂施工均获得成功,而且取得了很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4.
煤层、泥灰岩、火山岩、砾岩等特殊岩层压裂时,往往出现异常现象,所形成的裂缝几何形状存在多样性,或有多裂缝形成,表现为裂缝中途转向、滤失量大增、异常施工压力等。这些现象已被人们认识到,但在施工中采取的工艺措施却有很大差别,或存在缺陷,在增产效果上没有取得大的突破。在分析异常压裂裂缝延伸机理的同时,总结以往施工经验教训,寻找最优施工工艺,使特殊岩层的压裂增产效果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5.
36号堵剂是一种树脂类高聚合物冻胶,由36号树脂及添加剂配制而成。其粘度高,热稳定性好,稍呈酸性,不易变质,能承受较高施工压力。应用这种堵剂代替桥塞,对井身条件不好的井(如套管变形的井)进行分层压裂,在现场应用中取得成功,达到了施工要求,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高砂比压裂的室内实验研究和矿汤工艺机理,讨论了压裂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因素和裂缝中铺砂浓度的计算方法,介绍了矿场高砂比压裂的增产效果和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投球分压的理论验证及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上论证了尼龙堵球在分层压裂时的三种受力状态:当惯性力小于拖拽力时使堵球偏离中心流线而趋向孔眼;当使球保持在孔眼口的持力大于由于流动而使之脱落的冲击力时,堵球将坐牢在孔眼上而保证压裂施工顺利进行;压裂停泵后,持力为零,地层流压对球有一个作用力,使堵球从孔眼脱落而回落井底。从实际压裂施工的井温曲线、施工曲线分析中,论证了投球分压的可行性,以及不同种类投球分压的效果差异分析,为采油厂选择投球分压提供了较充足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8.
海流特构造主力油藏具有圈闭面积小,断块零碎,地层压力系数低,油层浅 (6 0 0~80 0m),粘土含量高(10%),岩石成熟度低,孔隙连通性差等特性,压裂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油气层保护问题,采取了取消前置液、提高砂比、裂缝强制闭合以及压裂全程防膨处理等技术,6井次压裂皆成功,在海流特构造探明石油地质储量 42 5×104t,为今后在类似区域压裂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压裂裂缝垂向延伸的人工控制技术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文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垂直裂缝高度人工控制技术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压裂裂缝形成初期,填加低密度上浮剂或高密度下沉刻,从而增大裂缝垂向末梢的阻抗值和假滑动效应,形成人工遮挡层,限制裂缝垂向上的过度延伸,防止压穿上下水层,提高压裂液效率、裂缝效率及压裂的有效性,降低压裂成本,增加油井产量。通过实例计算分析,说明本文所用方法在垂向裂缝的人工控制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二次加砂压裂工艺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华北油田油层杨氏模量低,岩石较软,油层上下没有理想的遮挡层,造成裂缝高度垂向延伸超出油层,支撑剂大部分填充在非目的层,同时支撑剂嵌入严重,降低了裂缝导流能力,导致了大量的无效井及低效井产生。在研究分析低效及无效原因的基础上,研究出二次加砂压裂工艺。此项技术是常规控制裂缝高度技术的发展,它通过改变岩石的力学状态、压裂液的流动路径,达到控制缝高的目的;通过增加支撑剂的铺置层数,扩展裂缝宽度,增加裂缝导流能力。此项技术现场应用40多井次,增加了压裂井的压后有效率及生产周期,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