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川西浅层蓬莱镇组气藏地层温度低,容易出现压裂液破胶不彻底的情况,压后排液时常常导致支撑剂的回流返吐。研究压裂液破胶效果对支撑剂回流的影响规律,确定一个合适的破胶液粘度,对于压裂液配方优化调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对压裂液破胶效果与支撑剂回流返吐的影响关系作了详细的实验评价,证实破胶液粘度的临界点为10mPa.s,破胶液粘度低于10mPa.s时基本上不会对支撑剂回流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TX-7井加砂压裂砂堵影响因素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砂堵是造成压裂施工失败的最直接原因,尤其是在四川地区致密碎屑岩气藏的压裂施工中,砂堵的几率较高,而影响砂堵的因素又较复杂,主要包括地层因素、压裂液因素、工程因素、设计因素等,如何有效避免砂堵的产生一直是压裂设计和施工作业中感到棘手的难题。针对大塔场构造TX-7井复杂的工程地质特征和砂堵特点,根据对测试压裂和主压裂施工数据及曲线进行分析处理的结果,分析评价了该井产生砂堵的多裂缝、井筒及井眼附近摩阻、压裂液效率等因素的不同影响程度,并针对大塔场构造沙-气藏为特低渗的薄互层、井眼附近摩阻高、滤失系数大等复杂的地质和工程特征,提出了优选射孔层段、段塞降摩阻、粉砂暂堵、高粘液体降滤等多 项重要枯术措旆的建议.其结论和建议对四川地区致密碎屑岩气藏的压裂改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场构造须四段储层压裂改造难点和工艺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西新场构造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埋藏深、温度高、异常高压,压裂改造难度很大。通过对新855井须四段储层的特征进行描述,分析了压裂技术改造难点,并制定了采用常规加砂量、低砂比、段塞冲刷、多种粒径支撑剂组合、线性加砂、测试压裂等针对性技术措施,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说明高温、高压、高难度压裂改造气藏只要采取的加砂压裂工艺技术得当,仍然可以取得很好的加砂压裂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固井注水泥作业时,水泥浆与钻井液接触后,常常在水泥浆与钻井液交界面处形成非常粘稠的水泥或钻井液混合物,这些混合物粘附在井壁或套管上,影响水泥环与套管和井壁胶结质量,甚至造成地层间封隔不好形成窜槽。介绍了目前国内冲洗液现状,并针对水泥浆与钻井液相溶性差,对注水泥作业危害大等问题,研制开发了DF冲洗液。研究了DF冲洗液的组成、性能特点,重点从加量、温度、滤失性能、流变性、相容性等方面对DF冲洗液性能进行了全面的室内检测与评价。并进行了TK811等10多口井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DF冲洗液加量在3%~6%间,具有良好的冲洗、隔离作用,能明显降低钻井液的粘度和切力,降低失水量,与钻井液、水泥浆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易形成紊流顶替,有利于提高水泥环与地层间的胶结质量。  相似文献   
5.
Landsat 7卫星快速格式数据产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介绍了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地面站提供的Landsat 7卫星的主要数据产品,并介绍了快速格式的发展过程以及Landsat 7卫星数据所采用的快速格式FAST-L7A的数据组成、读取及其数据文件的命名规则,着重介绍了最新的快速格式FAST-L7A头文件的组成及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川西新场气田中侏罗统沙溪庙组J21、J23气藏是典型的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由于地层致密坚硬,施工中经常出现砂堵和泵压异常偏高的情况,导致加砂压裂施工失败。为此,从理论上分析了在该气藏进行低砂比压裂改造的可行性和低砂比压裂优化设计的原则,认为采用常规的压裂技术不能使地层对裂缝的供给能力与裂缝对井筒的供给能力相匹配,从而造成裂缝导流能力的浪费,而低砂比压裂工艺技术克服了常规压裂技术适应性差和施工容易砂堵等技术难题,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在上述气藏的开发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Landsat7的自动云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Landsat7的一种自动云量评估(Automatic Cloud Cover Assessment,简称ACCA)算法。该算法通过对每一景ETM+图像数据的两遍扫描进行云量评估。第一遍扫描,利用景中地物的反射率和温度特性与判断该景是否有云,若有云,则建立一个可靠的云罩;第二遍扫描,利用云的温度特性来识别该景中剩余的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川西新场气田为了解决在丛式井中无法取全取准测井资料和已下套管的老井需要重新进行地层评价的技术难题,与斯伦贝谢公司合作在井X886进行了全套的裸眼井与套管井测井,通过裸眼井和套管井测井的对比分析与评估试验,为今后在开发井中用套管井取代裸眼井测井提供技术保障。文章首先对目前套管井的测井技术现状进行分析,特别是过套管井电阻率测井和三探测器密度测井仪的应用分析,使得套管井测井系列更加全面和完善,同时研究了固井质量对套管井测井的影响。然后通过X886井裸眼井和套管井实际测井资料的对比,验证了通过环境校正后套管井测井资料的可靠性,为建立一套适合于新场气田蓬莱镇组和沙溪庙组孔隙型砂岩储层的套管井测井序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老井套管测井获取储层参数提供了全新的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9.
新场气田沙溪庙组A、B气藏低砂比压裂工艺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场气田沙溪庙组A层、B层气藏是典型的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采用常规的压裂技术不能满足地层对裂缝的供给能力与裂缝对井筒供给能力相匹配,造成裂缝导流能力的浪费;同时由于地层致密坚硬,施工中经常出现砂堵和泵压异常偏高的情况,导致加砂压裂施工失败。从理论上分析了在新场气田A、B气藏进行低砂比压裂改造的可行性和低砂比压裂优化设计的原则,并开展3口井的现场试验。现场试验表明,低砂比压裂工艺技术克服了常规压裂技术适应性差和施工容易砂堵等技术难题,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在新场气田A、B层气藏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低渗透油田开发的难点和主要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国内低渗透油田石油地质储量丰富,据初步统计,渗透率小于50×10-3μm2的非稠油低渗透油藏中的未动用储量占全国未动用储量总数的50%以上。低渗透油田虽然地质条件差、开发难度大,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低渗透油田的丰富石油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论述了我国低渗透油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有效开发低渗透油田的主要技术措施,为改善我国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果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