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YP1井组是由一口筛管水平井YP1和直井YP1V组成的U型煤层气井.根据筛管水平井井况及特点,优化了施工管柱、水力喷射压裂工具尺寸和喷嘴组合方式.为防止φ114.3 mm小直径筛管水平井压裂管柱砂卡,将拖动式水力喷射压裂工具与滑套式工具相组合,融合了二者施工工艺.水力喷砂射孔液体通过YP1V井排出,进一步减少水平井沉砂风险.顺利完成YP1井4个层段水力喷射分段压裂改造,共计加砂83 m3,压裂管柱成功上提出井.该U型井压裂施工前无产量,压后对YP1V井实施排水降压,随井底流压下降,产气量最高上升至636m3/d.  相似文献   
2.
腰英台油田是多层系开发的低渗透油田。针对储层纵向上非均质性严重、层间差异大及物性条件差的特征,采用不动管柱分层压裂技术,实现了多油层的均衡改造,有效地调整了非均质多油层纵向上、平面上的差异,起到提高注水效果、改善开发状况作用。通过优化压裂液体系降低对储层的伤害,有效地保护了储层,优选覆膜砂压裂支撑翔提高加砂强度和施工成功率,增加了单层产量。近两年来,油田应用不动管柱分层压裂技术施工11井次,工艺施工成功率91%,有效率100%,作业费用降低近40%,提高了油田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3.
螺杆泵采油工艺技术应用研究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石化华东分公司小油田30年来一直从事油气滚动勘探开发,采油工艺技术应用比较落后。根据局、分公司“十五”规划,2004在高含蜡井成功地应用了螺杆泵采油工艺新技术,既降本增效又提高了原油的产量,2005年在完善其配套工艺技术的同时,不仅扩大了生产井的应用范围,也延长了油井的修井周期。  相似文献   
4.
机抽井检泵交井后重校防冲距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壮坤 《断块油气田》2007,14(2):74-75,85
在有杆泵深抽井中,经常发现检泵生产正常后的泵效比刚检泵后有明显降低。泵的充满系数是影响泵效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机抽井油管、抽油杆的受力分析,论述由于作业交井时与生产正常时的油管和抽油杆受力发生了改变,深抽井正常生产时防冲距比交井时防冲距要大许多,导致泵的充满系数降低,从而影响了泵效。矿场应用表明,机抽井检泵交井后重校防冲距有效地提高了泵效。  相似文献   
5.
螺杆泵采油工艺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华东分公司小油田30年来一直从事油气滚动勘探开发,采油工艺技术应用比较落后,2004在高含蜡井成功地应用了螺杆泵采油工艺新技术。在概括螺杆泵采油系统特点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在苏205B高含蜡井和北汉庄油田稠油井的应用。应用螺杆泵采油,既降本增效,又提高了原油产量。2005年在完善其配套工艺技术的同时,不仅扩大了生产井的应用范围,也延长了油井修井周期。  相似文献   
6.
覆膜砂压裂改造技术在腰英台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腰英台油田储层的特点,通过时常规压裂存在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在压裂改造中引进覆膜砂,解决了主力层K1qnlⅡ加砂困难的工艺难题。覆膜砂压裂改造技术现场应用161井次,该技术在加砂强度、成功率及增油控水等方面比常规陶粒压裂技术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在压后增油、控水以及提高施工成功率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经济效益,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对黄桥CO2凝析气藏气井油套管腐蚀特征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选择N-80、3Cr和9Cr等3种油套管常用钢材进行了CO2腐蚀室内动态评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N-80钢材腐蚀十分严重,3Cr钢材腐蚀较严重,9Cr钢材腐蚀较轻.建议CO2凝析气藏气井油套管采用9Cr管材,若采用N-80、3Cr管材,必须采取防腐措施.试验结果对黄桥CO2凝析气田完井管材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对其他CO2气田开发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小井眼修井工艺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侧钻小井眼井油层套管内径小(76mm),相应的修井工艺技术及井下工具极其贫乏。针对小井眼侧钻井的特点,自主开发研制或引进了配套的井下工具,通过现场试验与研究,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点,形成一套实用有效的侧钻小井眼修井工艺技术。该工艺技术经多次现场应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苏北溱潼凹陷北汉庄油田主要出砂原因为油层胶结疏松、地层压力下降、强水敏、原油粘度高、含水上升等。该油田油井出砂指数都小于2×104MPa,声波时差均大于295μs/m,平均孔隙度为37%,这三个方面的预测结果均表明出砂不可避免,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防砂措施。针对该油田特点优选了封隔高压一次充填防砂工艺作为主要的防砂工艺,在三口油井中实施后含砂量大幅下降,而产量和含水率变化极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腰英台油田特低渗透裂缝油藏地质特点,开展了深部调剖技术先导试验研究。室内筛选了预交联体膨颗粒复合堵剂及配方组合,并模拟油藏条件(不同温度、矿化度)进行了适用性评价。自2010年9月以来,累计开展了4个井组的现场试验,平均单井注入堵剂1 043 m3,地层注水压力平均上升10 MPa,吸水指数大幅度下降,对应井组见到不同程度的增油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调堵工艺技术能有效地封堵地层裂缝水窜通道,为腰英台油田中高含水期稳油控水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