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石油天然气   3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源—盖共控论述要   总被引:41,自引:5,他引:36  
中国石油地质家早在1982年已提出“生油区基本控制油气分布”的“源控论”,此后又提出区域盖层对油气富集起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源-盖共控论”;有效烃夺和盖层共同控制着油气系统的有效性,盖层获得封闭能力的地质时期是形成油气系统的关键时刻,一旦盖层被破坏,油气系统即失去有效性;烃源岩与盖层共同控制油气成藏,二者间关系是影响油气富集最为重要的耦合效能关节;在二者兼备的前提下,将油气系统各要素的动态  相似文献   
2.
砖淮断挠带,以 NW-SE 方向斜列于南华北盆地中部,控制着盆地重要的生气源岩—石炭、二叠系煤系的分布,在其两侧出现了多层次、多类型的圈闭构造,为油气勘探提供了众多的场所。断挠带处于两大块体之间,它的发展为深部结构制约,构造形式有三种基本类型,显示了一个演化序列,反映了它由挠曲到断裂、直至碎裂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源-盖共控论与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源-盖共控论是在“源控论”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塔里木盆地的油握勘探实践经验,参照全球其它地区的资料,依据“系统论”的原理提出来的。其主要内涵是:盖层、特别是区域盖层和烃源一样是油气系统及没气藏形成的前提条件,优质的储集层、畅顺的通道、规模可观的圈闭是在这两个前提条件下才能发挥富集油气的作用。也就是说一个沉积盆地只要具有了活跃而充足的油气源和封闭性良好的盖层,就有希望成为富含油气区。指出塔里木盆地的油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石油地质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乌什凹陷重磁非地震资料和新老地震剖面的地层及构造特征进行了解释,确定了乌什凹陷的盆地结构和断裂构造格架,分析了中生界的地层分布特征,对乌什凹陷的构造区带进行了重新划分。结果表明,乌什凹陷构造样式在东、西向有一定差异,可分西、中、东3个次级凹陷以及西、东2个低梁带,中生界主要分布在乌什凹陷东部。对乌参1井及邻区沉积储层研究表明,乌什凹陷白垩系扇三角洲相砂砾岩物源来自温宿凸起,与北部和东部沉积体系有较大差别。凹陷内白垩系砂岩储层发育,总厚度约为200~300m,纵向上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在阿瓦特河剖面的侏罗系恰克马克组新发现了一套更好的湖相灰黑色泥质泥晶云岩源岩。烃源岩评价结果表明,侏罗系恰克马克组母质类型好,成熟度适中,生油潜力巨大;西部石炭二叠系海相源岩的热演化程度高,有机质丰度低,综合评价其生油潜力相对较差。乌参1井油气源对比和成藏研究表明,其油气不同源,天然气来自侏罗系陆相腐殖型源岩;原油来自侏罗系恰克马克组湖相腐泥型母质。乌参1井为常温超高压层状富含油凝析气藏,其成藏机制为:异常压力封存箱内,侧向运移供气,沿断裂或不整合面充注,择优富集,晚期成藏。综合研究结果表明,乌什凹陷东部低梁及其南翼陡断阶带是最有利的油气运聚成藏区带,它们具有类似于却勒地区的有利成藏条件,是目前石油勘探的最现实领域。  相似文献   
5.
6.
����ľ�������������̬����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塔里木盆地在已发现的几十个凝析气藏中,其凝析气构成了一个成因不同、热演化程度不等、含凝析油丰度各异的序列。在这个序列中,存在着3种不同的凝析气相态成因类型的气藏,即初始型凝析气藏、分析变异型凝析气藏和富化变异型凝析气藏。多类型相态成因的凝析气不仅是塔里木盆地天然气的一个重要特点,而且说明了凝析气藏在这个盆地内分布广泛的原因,同时也提示了凝析气在烃类形成演化、聚集成藏过程中有着更为复杂的过程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克拉2气田成藏机制再认识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0  
克拉2气田是一个大型、特高丰度、高产、超高压优质气田。该气田出现在南天山山前逆冲带,成藏机制十分特殊。运用近代石油地质学理论,特别是油气系统和流体封存箱的概念、方法对克拉2气田的成藏机制进行研究后认为:位于库车富气油气系统中心地带和活跃的气源补给、卓越的封盖层、良好的储层、比较完整的背斜圈闭、畅顺的油气充注通道(主要是断裂)等成藏要素的有序耦合以及晚近期至今源岩处于生气高峰阶段(\"活气源\")和异常流体压力封存箱内载气水循环对流作用是该气田天然气聚集成藏的主要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成藏要素的时空结构与油气富集——兼论近源富集成藏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成藏要素和成藏作用的时空结构影响着油气的富集程度。在邻近烃源层与区域盖层地区的成藏组合中,成藏期与成烃期相近的时期内形成的油气藏富集程度相对较高。盆地或油气系统之中大多的主力油气藏都属于这种类型。在纵向上以源-盖之间没有大的、明显的构造变动和沉积间断作为近源组合,具体时间间隔初步暂定为不超过一个“期(在中、新生代)”或一个“世(在古生代)”,反之则为远源组合。在平面上依据分布于有效烃源岩分布区———烃灶位置的内、外,划分为“近源区”和“远源区”。现有勘探成果表明,塔里木盆地现已发现的哈德逊油田、轮古-塔河油气田、克拉2气田、牙哈油气田等大、中型油气田大多属自源或近源组合。松辽盆地已探明原油储量的95%以上分布在主要源-盖组合之间的萨尔图、葡萄花、高台子3个油组中。因此,坚持“近源勘探”是发现高油气资源富集区的一个重要而实用的原则。近源油气田的勘探成效一般是非常显著的,但是,许多地区的近源油气田多分布在勘探难度大的构造带、复杂成藏带或探区的深部、超深部,以至常常是在远源油气藏之后发现。  相似文献   
9.
华北盆地天然气的主要类型是下第三系源岩在油气共生窗中生成的。平面上油气共存,纵向上气、油藏交错,气藏系列中缺少深层热裂解气。勘探该区时,只有查明气源条件、聚集条件和相态分异条件的良好配置区,才可能发现规模较大的气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