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OCT-M FCC 汽油深度加氢脱硫技术的研究及工业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比较研究了MIP汽油与常规FCC汽油的特点,考察了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开发的OCT-M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由MIP汽油与FCC汽油生产硫含量≯50µg/g汽油的情况下的辛烷值损失。工业应用结果表明,OCT-M技术将MIP汽油硫含量由417~442µg/g降低到24~53µg/g,RON损失0.7~1.8个单位。因此,OCT-M技术可为我国炼厂生产硫含量≯50µg/g的清洁汽油提供经济、灵活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精馏塔的回流温度对精馏塔的主要控制回路──温差与回流量的串级控制回路的影响,介绍了变频调速技术用于控制精馏塔冷后温度的实际应用情况,对精馏塔的设计和改造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催化裂化轻循环油(LCO)加氢-催化裂化组合生产高辛烷值汽油和轻质芳烃的LTAG技术先后完成了2种操作模式的工业试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LCO加氢后单独催化裂化模式(LTAG模式Ⅰ)在全循环条件下可以实现LCO全部转化,获得55.87%的汽油产率,16.89%的C6~C8芳烃产率,汽油RON达到96.4;而重油和加氢LCO分层进料模式(LTAG模式Ⅱ)的加氢LCO的一次通过转化率为70.19%,汽油选择性80.00%,汽油RON增加,重油转化能力有所增加,通过循环操作可以基本实现LCO全部转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由山西煤化所研制的抽余油加氢催化剂PA-705失活(寿命降低)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原料中以芳烃为代表的重组分含量的增加是使催化剂迅速失活的主要因素”的结论,同时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对使用该催化剂的抽余油装置,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溶剂油分馏塔的扩能改造情况,在塔主体不更换和不改变塔内结构的情况下,将浮阀塔盘更换为梯形立体传质高效塔盘后,使分馏塔的负荷提高了一倍,操作弹性达到了2.5.本文对石油石化企业分馏塔的扩能改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催化重整装置抽余油分馏塔扩能改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河北工业大学开发的新型大通量高效塔板-立体传质塔板(CTST),在石家庄炼油厂催化重整装置的芳烃抽余油分馏塔扩产技术改造中成功应用。该塔板具有通量大、分离效率高、操作弹性大、压降低及物料适应性强等优点。在原塔外壳及降液管均不变的条件下,仅采用CTST塔板替换原浮阀塔板,改造后生产能力提高1倍以上,6号及120号溶剂油收率提高7.45个百分点,年增经济效益15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