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姬塬油田长 9 油层组是滚动勘探的有利接替层位,在不同地区其成藏条件和油藏富集程度存在明 显的差异性。 通过岩心观察、测井解释、样品测试及相关模拟实验,从烃源岩、储集体及其之间的通道、距 离和动力等方面对比分析了姬塬油田红井子、胡尖山及罗庞塬地区长 9 油层组油气聚集成藏的差异性。 结果表明:红井子地区紧邻生烃中心,储层物性好,源储压差大,油气富集程度高;胡尖山地区储集物性较 好,但距离生烃灶较远,源储压差较小,油气富集程度一般;罗庞塬地区源储压差较小,裂缝不发育,储集 物性差,油气富集程度较差。  相似文献   
3.
针对研究区内前期勘查工作铀矿成矿条件研究尚不深入的问题,为实现区内铀矿找矿突破,本文通过对乌里雅斯太凹陷的构造演化特征、蚀源区铀源条件、含矿目的层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后生蚀变特征、铀矿化特征及白垩系沉积建造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合研究区钻孔、连井剖面等资料,综合探讨了乌里雅斯太凹陷砂岩型铀成矿环境及条件,认为盆缘的富铀花岗岩体为沉积盆地提供了丰富的铀源,中生代后期构造反转形成的剥蚀天窗为含铀含氧水的渗入、渗出提供了通道,凹陷北缘陡坡带扇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及前缘水下分支河道微相发育部位是该区砂岩型铀矿找矿的重点方向,下白垩统赛汉组为主要找矿目标层位,找矿类型以层间氧化带型为主,次为潜水氧化带型。研究区各种成矿要素匹配良好,具备形成中型以上的砂岩型铀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