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针对孤岛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地层非均质性严重而导致的汽窜、水窜等问题,开展了硅酸盐颗粒型堵剂封堵技术的研究,评价了≤0.8mm、0.8~1.2mm和≥1.2mm粒径范围的硅酸盐颗粒悬浮液固结体的抗压强度、渗透率等性能指标并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粒径小的硅酸盐颗粒所形成的固结体的抗压强度高、渗透率低;所形成的固结体耐温性能良好。现场施工时,借鉴孤岛油田防砂的经验,根据储层渗透率以及地层砂粒度中值来选择硅酸盐颗粒粒径的大小及组合方式,一般采用粒径≤0.8 mm的硅酸盐颗粒悬浮液作为前置段塞,粒径0.8~1.2 mm的颗粒悬浮液作为后置段塞,共实施了8口井,现场试验证明该技术对改善注气剖面和产液剖面,提高注汽、降低油井含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管输原油流动改性剂对原油含水率上升、外排水化学需氧量增加、炼化设备腐蚀的影响。针对下游炼化企业对管输原油流动改性剂的质量要求,在评价管输原油流动改性剂时,需新增脱水性、可生化性和有机氯含量三个评价指标。给出详细室内实验方法。用该方法评价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三种原油流动改性剂,其脱水比分别为89%、75%、96%,外排水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比值分别为0.33、0.48、0.89,有机氯含量分别为0.95%、0.23%、0.02%。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流动改性剂对原油脱水、外排水可生化性能、有机氯含量的负面影响较小,满足炼油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胜利油田各污水站细菌含量现状调查以及胜利油田在用杀菌剂的抗药性、投加方式、使用效果分析,找出了影响杀菌剂杀菌效果的因素,对如何提高杀菌效果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对抽取的油田采出水处理用杀菌剂进行了室内分析试验,确定了产品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规范了杀菌剂的采购和检验。  相似文献   
5.
油田目前已处于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高剩余油采出速度开发阶段,油藏阵地逐渐转向II、III类油藏,鉴于高温高盐的油藏特点,单一聚合物驱油技术很难达到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需要,开展二元复合驱驱油试验,寻找适合油田的三次采油接替技术。  相似文献   
6.
三月十九日至二十一日,江苏省白蚁防治科技协作分中心在常州召开一九六五年年会,全省各市、县白蚁防治部门领导及专业人员共四十余人到会参加。会上苏州、太仓、常州等单位交流了白蚁防治经验,省有关  相似文献   
7.
原油中的有机氯主要来源于油田开发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油田化学药剂,原油中有机氯含量升高,对原油品质和后续加工的影响极大。按照Q/SHCG 39—2012《油田化学剂中有机氯含量测量方法》,对采油药剂中有机氯含量进行测定。同时,选取四个典型区块,按照GB 18612—2011《原油有机氯含量的测定方法》,实验室模拟现场加药情况,考察了单种不同类型药剂及多种药剂共同作用时对原油有机氯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采油助剂的有机氯含量对原油的有机氯含量影响明显,特别是油溶性采油助剂,大部分有机氯可转移至原油中,使原油中的有机氯含量增加,导致后续加工工序复杂。因此,要彻底避免原油开采过程中混入有机氯,必须限制或限量使用各类含有有机氯的油田化学助剂,尤其是含有有机氯的油溶性采油助剂。目前,胜利油田根据药剂使用以及与原油接触情况,基本消除了原油处理以及水处理等化学药剂中的有机氯含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