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ʾ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日益严重的井漏问题,既影响钻井进程,又给勘探开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利用测井资料对川东地区出现的井漏现象进行了分类总结,并从地质、测井等方面剖析了东安1井井漏原因。分析认为:在进行井位的前期论证中应充分利用测井、地震资料对钻探区域可能的漏失层段进行孔、洞、缝的预测,同时加强前期地层压力、地应力的研究工作。由于井漏问题涉及学科面广,难度大,尽可能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解决钻井工程中井漏问题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的固井质量检测评价技术——AMK2000M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固井质量检测的仪器主要为声波系列,其评价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俄罗斯AMK2000M固井质量检测仪器由声波仪器和伽马密度放射性仪器组合而成,记录固井套管与地层之间声波动力学、运动学参数和水泥环分区密度信息,能评价固井质量第一界面、第二界面胶结结果与水泥环各分区体积密度值和水泥环胶结情况。评价方法在水泥环体积密度方面有所突破,评价手段从面接触扩展到了体积分析,其评价结果能有效消除快速地层、微环等因素影响,评价精度、可信度均要强于其他技术。在对该测井评价技术的解释方法介绍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在四川油气田的实际应用效果,对于该技术的推广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川东地区生物礁测井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测井及地质资料分析,发现川东地区三叠系飞仙关组底部的泥岩纯度及厚度与下伏二叠系长兴组是否发育生物礁有密切联系,其原因是存在长兴组生物礁的地点为局部正地形,处于相对高能沉积环境,导致泥岩沉积少且不纯,因而可以根据飞仙关组底部沉积物的岩石类型和厚度来预测长兴组生物礁纵向分布。将单井测井解释的生物礁与组合式地震成像测井(CSI)资料异常区对比,根据CSI测井资料异常可预测生物礁的横向展布,并对云安14井生物礁分布作了预测。在五百梯构造长兴组生物礁体分布研究中,用地层倾角矢量点的红模式预测生物礁的主体方位,用CSI测井资料和克里金技术恢复其形态,据此预报天东71井、天东72井、天东76井在长兴组将钻遇生物礁。五百梯构造目前仅天东72井钻入长兴组,证实该井点处存在长兴组生物礁,表明多种测井方法相结合研究生物礁的横向展布及规模是可行的,CSI测井技术有明显优势。图3表2(邹冬平摘)  相似文献   
4.
青西油田为玉门油田的一个重要勘探开发区块。岩性复杂,泥质含量高,储集空间以裂缝为主,应用常规测井资料不能正确识别岩性和划分储层,从而不能正确确定储层参数,测井解释常出现失误,以往的测井解释方法也不适用。随着电成像和阵列声波等新技术在青西油田的广泛使用,近年来在青西油田建立了以电成像资料为主常规测井资料为辅识别各种裂缝的方法,这包括通过处理出的阵列声波能量衰减资料判别裂缝有效性和裂缝发育程度的储层识别方法;采用神经网络技术处理储集层各种参数;针对青西油田两种主要的储集层岩性,选用不同的交会图版,结合泥浆电阻率、井温测井曲线和其他常规测井资料对油气、水层的响应特点,综合地质录井资料和区域油水界面判别储层流体性质的测井解释模式。这些技术的广泛使用,使青西油田测井解释符合率显著提高,并在其他地质工程应用和测井适应性研究等方面见到了成效。  相似文献   
5.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具有"早期聚集、中期封闭、晚期活化"的特征。为了探讨该盆地须家河组油气富集规律,利用盆地内二维及三维地震连片资料编制区域构造图,采用低角度、垂直方向逆光照射三维可视化技术描述构造形迹,依据区域构造动力方向、构造相互关系划分构造体系并确认构造形成期次,进而结合钻井测试资料预测须家河组油气富集带。研究结果表明:(1)该盆地须家河组发育EW向弧形、NE向线形、NE向弧形、SN向转NW向帚状构造、NW向弧形等5组以上方向的构造体系:(2) EW向弧形构造为印支期龙门山冲断带北段隆升挤压形成、燕山期继承发展、喜马拉雅期定型,在盆地内广泛分布;(3)川西坳陷北部NE向线形构造为印支期龙门山冲断带北段安县运动形成;(4)大巴山前NW向弧形构造与华蓥山前NE向线形构造为燕山期定型、喜马拉雅期继承发展;(5)川西坳陷内SN向构造为喜马拉雅期龙门山南段挤压形成;(6)龙泉山断褶带以东的SN向构造与盆地内NW向线形构造组合为一组以江油古隆起为砥柱的帚状构造带,形成于喜马拉雅期龙门山冲断带南段的挤压;(7)高产井通常分布于印支期—燕山期弧形背斜构造且叠加喜马拉雅期断层,喜马拉雅期构造通常为干圈闭,其裂缝发育带多为产水层,印支期向斜即使在喜马拉雅期抬升为背斜,也属于无效圈闭。结论认为,确认构造体系期次可以为预测描述四川盆地须家河组油气富集带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川东生物礁测井响应及判别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任兴国  姚声贤  罗利  张树东 《测井技术》1999,23(3):190-193,197
系统总结了川东地区生物礁在测井资料上的响应特征,根据生物礁的地质特征,建立了一套利用测井资料识别生物礁的判别模式。  相似文献   
7.
套管井阵列声波测井效果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套管井声波测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用途。套管直径增大,套管波的幅度减小;水泥胶结越好,提取的纵波时差就越准确;水泥环厚度越大,纵波时差受水泥环的影响越大;下套管后,地层本身的变化也会引起声波时差的变化。实际测井资料显示,尽管套管尺寸不一,但固井质量是影响套管井声波测井的主要因素。在固井质量好的井段,提取的纵波时差能准确反映地层的纵波时差,可以不做校正直接应用。如果固井质量较差,则套管井声波测井受套管和水泥环的影响大,提取的纵波时差已不能准确反映地层的纵波时差。设计三层BP神经网络,对不同套管尺寸的声波样本数据进行网络学习,学习结束后得到相应的模型参数,输入过套管纵横波时差资料或过套管纵横波时差及中子测井资料,使用网络模型参数就能对过套管的声波纵波时差进行校正。校正结果表明,提取的横波时差越准确,套管内中子测井效果越好,校正效果就越好。  相似文献   
8.
川中涞滩1号井的潜伏生物礁及其测井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已发现的生物礁主要分布于川东,时代多在长兴期。本文根据测井资料,从地层倾角解释成果、地层沉积的非同步性和补偿关系、自然伽马能谱分析以及物性、岩性特征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认为:涞滩1号井长兴组顶部地层的变异是生物礁的存在所致,这对寻找生物礁的新领域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神经网络及模式识别技术在测井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利  姚声贤  任兴国  杨嘉 《测井技术》2002,26(5):364-368
针对四川碳酸盐岩储层实际情况,用测井资料与岩心分析结果组成孔隙度、含水饱和度样本,经BP网络训练后得到模型参数。使用模型参数进行孔隙度、含水饱和度计算、计算结果精度高。BP网络在产能评价方面也有明显优势,能较好地表达储层参数与产能之间的关系,提高预测结果精度。对汉明网络结构作了适当的调整,使其适用于输入为连续值的模式识别问题。在储层流体性质判别方面,气层、水层的判别符合率达93%;该网络在多个地区的测井相分析中应用表明,能提高沉积微相识别率和预测符合率。实际应用证实,神经网络技术能提高测井解释中的数值计算精度和模式识别符合率,已在测井精细解释及储量计算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川中涞滩1号井的潜伏生物礁及测井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