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分析国内外连续重整技术,在径向移动床烧焦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传统的径向床层烧炭存在的优缺点。结合轴、径向移动床烧焦再生过程的特点,提出一种新型的连续重整再生器结构,既有利于强化重整再生过程,又有别于国外的专利技术,有望形成新一代连续重整再生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了降低芳烃联合装置能耗,二甲苯塔通常采用加压操作方案,利用塔顶的冷凝热作为抽余液塔和抽出液塔等精馏塔的重沸器热源。二甲苯塔加压操作后,系统物料的分离难度增加,导致设备规模加大。多降液管塔盘溢流堰远长于其他型式的塔盘,能承受比较大的液体负荷,尤其适用于处理液相负荷特别大的体系。对芳烃装置中常规加压操作和进一步加压操作的二甲苯塔分别采用不同的塔盘技术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发现采用多降液管塔盘技术,二甲苯塔的总投资比采用多溢流塔盘技术明显降低,采用多降液管塔盘技术性价比更优。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国内外连续重整技术,在径向移动床烧焦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传统的径向床层烧炭存在的优缺点.结合轴、径向移动床烧焦再生过程的特点,提出一种新型的连续重整再生器结构,既有利于强化重整再生过程,又有别于国外的专利技术,有望形成新一代连续重整再生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4.
在直径为Φ186mm的轴向移动床中填充国产连续重整 386 1型催化剂担体 ,以氢气为示踪气体 ,采用稳态有限源示踪技术 ,测定了不同操作气速下床层内部不同截面上示踪气体的浓度分布实验数据 ,通过求解移动床二维扩散模型 ,获得了不同操作气速下的轴、径向扩散系数。结果表明 ,表观操作气速是影响轴、径向扩散系数的主要因素。随着Re数增加 ,轴、径向扩散系数均逐渐增大。根据实验求得了表征径向贝克来数、轴向贝克来数和雷诺数之间关系的准数关联式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逆流连续重整装置再生烧焦区的动态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编程数值计算方法求解了该数学模型,选取3种不同操作条件,利用该模型计算了烧焦区内各个位置的焦炭质量比、再生气氧含量、床层温度、气相温度,深入分析研究了初始积炭量、催化剂循环速率对烧焦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焦反应速率随着催化剂积炭量、再生气氧含量和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初始积炭量增加,床层局部最高温度位置向外筛网方向迁移;随着催化剂循环速率增加,床层局部最高温度位置向下部迁移。模型计算结果与装置实际测量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说明所建模型的计算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在直径约为φ816mm的固定床中填充国产3861催化剂担体,以氢气为示踪气体,采用稳态有限源示踪技术,测定了不同操作气速下床层内部不同截面上示踪气体的浓度分布实验数据,通过求解固定床二维扩散模型,获得了不同操作气速下的径向扩散系数。结果表明,在本文的实验条件范围内,轴向扩散系数值对径向扩散系数的计算结果影响不大。随着Re数增加,径向扩散系数逐渐增大,表明操作气速是影响气体在固定床内扩散行为的主要因素。Rer与Re的关系可用准数关联式表示为:Per=2.7476InRe-5.3161。  相似文献   
7.
在内径为 186mm的床层中填充国产催化重整 386 1催化剂载体 ,以空气为载气 ,氢气作为示踪气体引入床层中央 ,采用稳态有限源示踪技术 ,测定了不同操作气速、不同催化剂循环强度下床层内不同截面上示踪气体的浓度分布数据 ,通过求解二维扩散模型 ,获得了床层内的径向扩散系数 ,并将无因次的扩散系数与雷诺数 (Re)相关联 ,得到径向Peclet准数 (Per)与Re的关系式。分析表明 ,表观操作气速和催化剂循环强度是影响床层内气体扩散的主要因素。随着催化剂循环强度的增加 ,移动床与固定床在气体扩散规律上的偏离程度增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