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3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5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我国西部地区配电网的特点,从经济性、技术性、可靠性及适应性四个方面构建了多指标的能效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综合评价算法模型,即属性层次分析法(AHM)、灰色关联度分析法(GRA)组合算法模型。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算法模型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并根据评价结果对配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能效诊断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以上湾煤矿第二个8.8m特大采高工作面12402为工程背景,从形成“砌体梁”结构的理论条件出发,侧重研究了特大采高工作面较难形成“砌体梁”结构的原因,认为特大采高工作面剧烈影响范围更广及采空区Δ值更大,“两更大”可造成形成“砌体梁”结构所必须的水平推力T不足,从而导致破断后的岩块不易形成“砌体梁”结构,而非仅采空区Δ值大一方面的原因。大断面切眼为特大采高工作面又一显著特点,考虑到已掘完的切眼需“闲置”较长一段时间,分析了切眼周边的应力状态,用于指导生产实际,以减小围岩蠕变对正常开采的影响。利用研究得出的“两更大”,对工作面初采期间的生产组织、机尾段的生产组织提出了部分建议,并认为前期开采所形成的大型采空区群对后续工作面的影响程度、目前留设25m宽的区段煤柱的合理性以及上湾矿原岩地应力场的测量应是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传统工艺同步脱氮除磷效率低的问题,采用分段进水A/O工艺处理高氨氮浓度生活污水,考察了在低COD/TN值(平均为3.8)条件下曝气量和协同化学除磷对系统去除COD、氨氮、TN和TP的影响.在0.7、0.5和0.3 m3/h三种曝气量条件下,系统对COD的去除效果稳定,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97%、90.72%和91.27%;在曝气量为0.5 m3/h的条件下,通过对各好氧区DO浓度的优化分配,对氨氮的去除率达到了95%以上,并且由于发生了好氧反硝化,对TN的去除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工况;在碳源成为脱氮除磷限制因素的条件下,平均除磷率分别为31.76%、32.84%和44.49%,通过同步投加聚合氯化铝和硫酸铝的复配药剂,出水TP浓度基本达到了0.5 mg/L.  相似文献   
4.
结合现状分析探讨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提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针对长井段储层酸化时,全井段均匀布酸与排酸这一难点,研究开发了长井段储层均匀布酸与排液联作工艺,并研制了与其配套的滑套式喷射泵、液压皮碗封隔器及新型节流器,现场应用表明,该联作工艺不仅缩短了作业周期,而且解决了长井段储层均匀酸化与排酸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白欣  朱鹏瑞  万飞  姬智 《金属矿山》2019,48(1):158-162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一步矿房采空区稳定性对于保障矿山安全生产至关重要。通过采空区精细探测可得到采空区的准确形态,在FLAC3D软件中将实测空区Surpac模型导入,以大幅度提高空区稳定性分析的准确度,实现数字矿山的可视化。以大冶铁矿为例,利用VS150仪器测得嗣后充填采矿法一步矿房回采的空区探测模型,通过相应的耦合程序,将空区探测模型在FLAC3D软件中真实地展现,将设计的矿体模型与实测空区模型复合,精确得到了矿石回收率与贫化率指标,矿体超采量为1 423.4 m3,欠采量为1 413.3 m3,矿房回采质量较高,达到预期效果。结合实际工程岩体力学参数,分析了矿房开挖形成空区后的稳定性。经过现场工程验证,证明了分析的正确性,空区Surpac-FLAC3D耦合分析方法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段伟  南忠雄  姬智 《煤炭工程》2023,(S1):111-116
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在经过不同地质条件岩层时矿压显现规律存在差异,为了深入研究顶板压力不同对煤壁及生产组织的直接影响,以上湾煤矿12403综采工作面过地表石灰沟为工程背景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过石灰沟期间生产情况、比较过石灰沟前和过石灰沟期间不同的矿压显现规律,并得出煤壁塑性破坏程度变小的根本原因是工作面埋深在变小。研究表明:煤壁塑性破坏程度小,煤机割煤阻力大,要做好检修保养工作,保护好煤机;煤壁齐直无片帮时,可采取护帮板不贴煤壁的办法,降低对煤壁的支护强度;煤机在两端头斜切进刀时,煤机要退到合适位置,避免煤机进刀不力;煤机司机控制好底板提卧量,避免损耗煤机;水力压裂技术措施在宏观上应能降低煤壁发生塑性破坏的程度,减小煤机的割煤阻力;为保证两端头三角区采空区顶板能够及时垮落,两端头均进行超前退锚。  相似文献   
8.
我国近现代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及趋势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资源型城市是在煤矿—矿区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我国早期形成的煤矿或矿区为我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能源,并且这些煤矿或矿区的建设为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由此陆续经历了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萌芽、快速发展、预转型和转型时期,其间煤炭资源型城市不断更替,有些城市已不再属于此类范畴,有些地区形成新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目前我国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有73个,占资源型城市的38.9%(不包括县和市辖区),主要分布于东北、中部和南部地区。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城市功能、矿城分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问题日益成为城市转型的阻碍,因此对城市发展而言应以国家政策为指导,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质量。  相似文献   
9.
南堡油田奥陶系潜山油气藏埋藏深,温度高,碳酸盐岩含量高,岩性致密,特低孔、特低渗特征明显,且大部分储层的非均质性较强,同时溶洞和裂缝较为发育。优选出了缓速、降滤失、降阻性能好的交联酸和胶凝酸配方,以及具有较好转向功能的自转向酸配方,并引入了缓蚀效果好的高温缓蚀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级注入酸压技术。通过现场应用,该套酸压工艺取得了较好的改造效果,沟通了储层远处的天然裂缝,为奥陶系潜山油气藏的开发找到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四川油气田是位于中国西南以四川盆地为中心的油气产区。油气田主要是开发天然气和石油,其约有20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现在油气田含有众多气田和油田,每年可以产生15万吨石油和16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是一个巨大的自然资源库。但是由于川西地区井深且地下温度高、压力高,所以井下情况十分复杂,有底层裂缝,井下情况难以控制和预测,从而不仅给开采工程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也给川西深层的勘察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对石油深井井下复杂情况采取何种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已成为石油开采行业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