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随着近年来并购市场的不断增温,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热衷于通过并购交易增强自身实力,促进业务发展,但由此所引发的关于业绩承诺实现、高估值溢价等风险问题也层出不穷,很大程度上干扰了并购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游久游戏并购案例,来探究企业在高估值并购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并通过案例启示给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断层准确位置的识别和解释在煤矿及煤层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细化断层概率体(Thinned Fault Likelihood,简称TFL)是一种新的反映断层准确位置的地震属性,有助于煤矿和煤层气地震勘探中断层的识别和解释。介绍了细化算法的基本原理,阐述了细化断层概率体的概念及计算流程,并对山西阳泉煤矿和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的地震资料进行了细化断层概率体属性计算,结果表明:与相干体、蚂蚁体等传统属性相比,细化断层概率体处理结果为纤细、连续的断层面,有助于研究区断层的精确定位和解释,也可用于断层的自动解释和断层面的自动提取,并可避免断层解释过程中出现的多解性;将细化断层概率体和常规地震资料融合,有助于断裂模式的确定,提高断层人工解释的精度和效率。细化断层概率体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为煤田及煤层气地震资料的准确、高效解释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页岩气压裂微地震监测中的裂缝成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地震监测是页岩气储层水力压裂改造过程中的关键配套技术,但目前国内微地震监测技术还不能直观描绘水力压裂改造储层的裂缝网络。为此,将地面微地震层析成像和细化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人工压裂裂缝反演方法——细化地震发射层析成像方法 (TSET),即将图像处理中的骨架提取算法引入到地面微地震监测结果中,提取能量最强位置的骨架结构来反演压裂裂缝的位置及形态。将该方法应用于河南中牟页岩气区块MY1井的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1)对原始微地震数据进行滤波,应用基于Semblance算法的地震发射层析成像(SET)技术对微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压裂区域储层的能量叠加结果 ;(2)采用克里格网格化将能量图插值为连续的图像,并对网格化结果进行奇异值分解降噪(SVD);(3)应用细化算法提取叠加能量图的骨架结构,得到能直观显示的水力压裂裂缝或裂缝带成像结果。结论认为:(1)水力压裂活动可以改变天然裂缝的应力状态,即激活天然裂缝并在远离作业井段部位诱发破裂,在压裂液无法到达的部位形成新的"诱发破裂裂缝";(2)当压裂裂缝与天然裂缝方向平行或近于平行时,天然裂缝对人工压裂裂缝会产生延伸诱导作用,反之则产生屏障阻隔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沙柳材为原料制备活性炭,利用溶胶-凝胶法将二氧化钛负载到颗粒状沙柳材活性炭上,主要探究了活性炭粒径、磷酸浓度、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沙柳材活性炭负载二氧化钛再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其再生性能随着活性炭粒径减小而增强,随着磷酸浓度、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强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得到的最佳工艺为0.7 mm粒径...  相似文献   
5.
断溶体为塔里木盆地奥陶系一种重要的碳酸盐岩储集体,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目标之一。根据断溶体形成机理,结合实际岩石物理参数,设计断溶体正演模型,通过正演模拟得到断溶体地震反射特征。正演结果表明,断溶体以大型走滑断裂为核心,形成“花束”状地震反射;大型走滑断裂处同相轴“错断”,断溶体缝洞型储层表现为单个“串珠”状反射或强、弱“串珠”反射群等特征。正演模拟结果与实际地震资料吻合较好,证明了设计的断溶体模型较为可靠,可以指导地震剖面上断溶体的识别。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埋藏较深,构造复杂,断裂系统是该地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因此对断裂进行了精细刻画:(1)应用倾角中值滤波、断层增强滤波的预处理方法增强原始地震数据的构造信息;(2)以第3代本征相干技术为依托,探究适合顺北地区的相干计算时窗;(3)对相干体数据体采用AFE线性增强以获得更精细准确的断裂刻画效果;(4)通过地震属性融合技术,得到以大时窗相干为"断裂骨架",以小时窗相干为"裂缝充填"的断裂带效果。结果表明:基于相干的精细断裂刻画技术在顺北地区奥陶系断裂刻画中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结果与钻测井信息吻合良好,显示储层发育与断裂有密切关系,北东向主干断裂带为油气聚集部位。  相似文献   
7.
由共享型无源室内分布系统面临的技术问题出发,说明标准化POI设备类型和技术特点,详细阐述双路LTEMIMO、单路LTE SISO和单双路混合组网的技术方案,最后给出多系统共享室内分布系统技术方案的关键点,为方案设计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地下层状岩体存在节理、断层等结构面,层状岩体是许多基础设施和地下工程的载体,层状岩体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为探明具有不同结构面倾角岩石的力学性质和破裂模式对水利裂缝扩展的影响,人工制作不同角度结构面的岩石模型,并开展单轴压缩试验和FLAC3D数值模拟对岩样进行破裂模式和力学参数各向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当结构面倾角为0°时,试样发生劈裂破坏,宏观破裂面沿着结构面,结构面主导岩石的破坏模式;倾角为15°、30°和45°时,试样由劈裂张拉破坏逐渐转换为剪切破坏,宏观破坏面主要沿节理面发生,节理主导岩石破坏的作用开始逐渐削弱。倾角60°、75°和90°时,裂缝会穿过结构面,宏观破裂面不沿着节理层面。相同角度的饱水模型的单轴抗压强度明显降低,随着节理面倾角的减小,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出现先减小再增大的现象,图像趋势为“勺”形。研究结果可为矿区水力裂缝扩展趋势、岩层失稳破坏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微地震数据的质量极大地影响震源定位结果的准确性,尤其在地面微地震数据中P波、S波初至不明显或难以识别的低信噪比信号,基于初至拾取的定位方法往往具有较大误差。由于诱发地震的震源机制不同,不同检波器接收到的信号特征也不尽相同,这些因素都会对微地震事件准确定位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微地震数据优选方法,以提高微地震事件振幅叠加定位的成像质量。首先,通过聚类分析计算各数据道之间的欧式距离,通过聚类图去除距离较大和较小的数据道,即去除信号特征不明显或噪声干扰严重数据道; 其次,对各道信号进行互相关计算,提取信号特征相关性强数据道,去除P波特征不明显的数据道; 最后,对筛选数据道进行振幅叠加定位。与原始数据道的定位结果对比表明,微地震聚类分析定位效果更加聚焦,最大震源点位置更加清晰,定位结果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