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运用INPEFA技术开展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最大熵频谱分析法基础上形成的预测误差滤波分析法,经进一步改进而发展成INPEFA技术,对测井曲线进行处理可获得INPEFA曲线。基于层序地层学,利用此曲线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不同级次的层序界面。INPEFA曲线的拐点反映了不同级次层序的界面,而INPEFA曲线的趋势反映了不同级次沉积旋回的气候、水体以及韵律变化。通过整体INPEFA分析划分1~3级层序,应用分段INPEFA分析可识别4~5级层序,应用局部INPEFA分析可判断6级层序(砂体)的连通性。本文应用CycloLog软件展示了INPEFA技术在苏北盆地及济阳拗陷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新民油田民114区块河道储层砂体横向变化大,纵向相互叠加,使之空间分布不稳定,给油田的开发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更加清楚地认识储层的空间展布特征,亟需通过地震反演和储层预测技术来精细刻画储集砂体的发育和分布状况。通过分析研究区地震、地质、测井和钻井等资料,文章对泉四段扶余油层进行了储层预测。首先对参与反演的测井曲线进行标准化处理和储层敏感测井参数分析;其次进行层位标定和子波提取;然后根据地震解释成果构建地质框架模型,并利用测井曲线插值出低频阻抗体;最后优选反演参数完成反演计算,再通过道合并得到绝对波阻抗。利用反演结果分析了泉四段储层的发育和分布状况,最终获得了目的层砂体的平面展布图和时间厚度图,为油田的后续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金属套管对井间电磁测井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栗建军  孟凡顺  孟恩 《石油物探》2003,42(2):256-260
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 ,导出了过套管进行井间电磁测井问题的理论公式 ,并用低频电磁波进行了数值模拟 ,分析了套管对井间电磁测井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低频电磁波过套管测量地层电阻率的井间测井方法是可行的。该理论可为套管井井间电磁测井仪器的研制、井间电磁层析成像技术及测井解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约束地震反演中测井数据的标准化及储层的精细标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约束地震反演结果是否合理、准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工作。测井数据标准化处理和储层精细标定是约束地震反演基础工作的核心。文中通过实例说明了测井数据做标准化编辑处理与不做标准化编辑处理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前者储层精细标定的结果准确,后者效果很差。文中简要地介绍了参与约束地震反演的测井数据标准化编辑处理和储层精细标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付虹  宋考平  刘明熹  孟恩  丁伟  袁天  张宇 《油田化学》2023,40(2):312-316
二氧化碳(CO2)驱是三次采油基础上进一步开发高含水老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针对CO2与原油 黏度差较大引起的气窜问题,制备了可用于驱油的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增稠剂。对增稠剂的制备条件进行 了优选,评价了增稠剂的溶解性、增稠性能和驱油效果。结果表明,引发剂用量对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影响最大; 最优合成条件为:72 ℃下,马来酸酐、苯乙烯、醋酸乙烯酯的物质的量比为4∶1∶1,单体加量为22%,引发剂加量 为0.16 g,此时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分布为1.12,产率为85%。增稠剂在scCO2中的饱和溶解度为2.30%,最小混相 压力为7.77 MPa;加量为0.2%的增稠剂在15 MPa、50 ℃下可大幅提高scCO2的黏度,比同条件下的scCO2增黏 19.7 倍;升温至110 ℃,增稠剂-scCO2体系的黏度保留率为45.26%。模拟地层环境(15 MPa),引入0.2%的增稠剂 可有效改善scCO2驱的驱油效果,渗透率越高提采效果越显著。对同一岩心,加入增稠剂的scCO2驱可在水驱后 提高采出程度约10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东营凹陷盐家油田砂砾岩体为快速堆积而成的近岸水下扇沉积,内部结构复杂,地层划分与对比难度较大。本文运用井—震联合分析技术对砂砾岩体内幕进行精细解剖,划分出多期水道,并刻画了单期水道的横向展布及空间分布形态。在此基础上,运用测井INPEFA旋回分析技术对单期水道内部进行精细划分与对比,为后续油田注水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
 地震数据是油气勘探和开发的重要数据资源,如何组织和访问地震数据成为各种地震软件研究的重点。本文在分析地震数据结构及当前地震数据的组织和访问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关系数据库理论和对象关系映射理论,形成了基于关系数据库的通用地震数据模型,重点解决了以何种方式存储地震数据实现地震数据共享、如何有利于后续发展以及如何快速访问水平切片数据等3个问题。实例测试表明,直接从切片表中提取水平切片数据比从地震道中提取要快千倍以上,体现出建立关系型地震数据库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震数据的使用效率和共享性。  相似文献   
8.
VSP走廊叠加倾角时差校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地层倾斜时,利用常规VSP走廊叠加记录标定层位存在误差,而且此误差随着地层倾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井下检波器与地层分界面之间的距离减小而减小。可见此种误差是不能忽略的。本文从VSP观测方式及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入手,指出了误差来源,得出了该误差与倾角大小、检波器位置及走廊的关系,导出了走廊叠加倾角时差校正公式。经理论记录试算与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