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用紫砂陶刻来演绎中国传统山水韵味,需要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之中寻找感悟,中国的山水画自古以来便是一种相对独立的体系,其有别于西方的艺术表现,表达了中国传统思想认识和精神的传承.紫砂陶刻继承了传统书法、绘画的艺术表达体系,用陶刻的语言来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艺术,即艺术韵味的塑造.陶刻山水之韵味便在于传统艺术文化的溯本追源...  相似文献   
2.
结合柴达木盆地某油田第三系路乐河组砂砾岩储层的特点,综合分析了影响储层品质的各种因素,优选泥质和碳酸盐含量、流动孔喉中值半径、孔隙度、渗透率和束缚水饱和度作为储层有效性评价的特征参数,结合生产资料建立储层有效性评价分类标准,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将储层有效性分四大类,以生产资料为依据,通过对比分析判别准确率,建立储层有效性分类评价模式,实践应用证明,对研究区储层有效性分类能够达到产能分级,提高了储层有效性识别精度,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岩心、铸体薄片及测井等资料,可知柴达木盆地马仙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主要为含砾砂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构成的一套碎屑岩组合,发育板状(或槽状)交错层理,碎屑岩粒度粗,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中等,粒度概率曲线为3段式或2段式。研究认为下干柴沟组上段是较强水动力条件下牵引流沉积的产物,沉积环境属于辫状河三角洲。依据水动力特点和岩心相、测井相等相标志,可将其划分为2种亚相和5种微相: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及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坝。下干柴沟组上段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经历了1次湖侵—湖退的演化过程,各时期的沉积相展布特点略有不同,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在研究区内分布广泛,其砂体厚度大,具有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4.
滇中黄草岭铜矿地处云南东川铜矿集区之落因成矿带。以黄草岭铜矿的矿床地质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仔细观察、分析其矿体特征、矿石结构构造、矿物组分及生成顺序、围岩蚀变等,并通过综合类比研究,对矿床成因进行初步讨论。研究表明,黄草岭铜矿床赋存于落雪组厚层状白云岩中,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落雪组围岩的铜含量为0.06%~0.19%,而矿(化)体中铜品位为0.22%~1.69%,可见成矿元素存在从围岩至矿(化)体逐步富集的特征。该矿床成矿作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落雪组白云岩沉积成岩过程中成矿元素初步富集形成矿源层;第二阶段为后期在热液流体的萃取、淋滤作用下,成矿物质沿着东西向裂隙进一步富集成矿,其成因可以归属于"东川式"沉积变质叠加热液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5.
水平段的长度和避水高度是底水油藏水平井设计的关键技术参数,合理的取值可以使产量和成本实现最优、可以有效提高开发效益。依据模糊理论建立水平段长度优化模型,并结合水平井无因次产量和临界产量与避水高度的变化分析,实现了X构造Es31油藏水平井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