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1.
根据新近在大别山北麓获得的四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可以看出,该区地下介质的电性恃征具了明显的纵向上分层、横向上分块的特点。纵向上目上而下分为9个电性层.均有确定的地质属性。其中:第二和第九电性层为本区低阻标志层;第三和第六电性层为相对高阻层;第八电性层为高阻率电阻率高达1000Ω·m以上);第四、第五、第七电性层既有高阻、又有低阻分布.情况比较复杂。■向上的电性分块结构与本区的凸、凹相间的构造格局相对应。这四条大地测深剖面,均反映本区在5~15km深处有一个面积达15000km~2的连续低阻层(第九电性层).电阻率仅有1~3Ω·m。经分析,认为此低阻层可能是一个区域性的主滑脫面,是形成大別山推覆体由北向南的运动面.  相似文献   
2.
大地电磁测深资料表明,华北板块南缘3~15km深处存在一个高导电世的滑移面,大别山隆起区糜梭岩构造指向、大型褶皱轴面产状及飞来峰、钧遗留的椎覆方向等均表明,自海西晚期以来,华北板块南缘上部地壳(而非整个板块)长期沿此构造面向来做大规格拆离运动。至燕山期,这种运动因大别山强烈隆起而受阻,从而派生出向北边冲的大别山北麓逆冲断层系。   相似文献   
3.
临清拗陷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西界的恢复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地震及钻井资料的基础上,从研究盆他的古构造背景出发,对临清拗陷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西部边界的位置和沉积类型进行了恢复,并指出威县-槐桥一带的盆地边缘相是油气聚集的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