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16篇
石油天然气   2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春敏  孙振光 《齐鲁石油化工》1998,26(3):201-203,225
对胜利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采用“三环节”和“两箱”组合分析方法,根据现场实现 数据,进行了能量平衡和Yong平衡计算,并对该装置的用能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催化装置在能量转换环节和能量回收环节有很大潜力,指出了降低再生器及能量加系统能耗,优化换热网络以及低温热利用是催化装置节能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张磊  代晓东  刘欣梅  钱岭  宋春敏  阎子峰 《石油化工》2004,33(Z1):1663-1664
研究了REOx掺杂量及掺杂方式(共沉淀法和固相分散法)对ZrO2催化剂在羟乙基吡咯烷酮脱水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固相分散法合成的掺杂1%REOx的ZrO2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脱水性能.初步研究显示,该催化剂以单斜相为主,催化NHP脱水转化率达到97.0%,N-乙烯基吡咯烷酮选择性为82.3%,总收率为79.8%.  相似文献   
3.
以Pluronic P123作结构导向剂,通过酸碱中和法制备氧化铝作载体,分别采用共浸渍法及分步浸渍法制备Co-Mo型蜡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其中MoO3的负载量为20.0% (w),CoO的负载量为7.81% (w)。样品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与商用氧化铝相比,自制氧化铝具有部分有序的介孔结构、较高的比表面积及孔体积、较大的孔径及较高的结晶度;与分步浸渍法相比,共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以及更多的酸性位,且这两种催化剂中的活性组分都均匀地分散在载体上。在实验室固定床微反上对催化剂进行加氢处理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以自制氧化铝为载体、采用共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加氢脱硫及脱氮活性。在反应温度380 ℃、反应压力15 MPa、体积空速0.6 h-1、氢油体积比1000:1的条件下,催化剂的加氢脱硫率可达到99.75%,加氢脱氮率为99.86%,产品中的S含量为9.4 μg/g,N含量为1.1 μg/g,满足后续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费-托合成油中存在少量的含氧化合物,会影响烯烃聚合制备聚α-烯烃(PAO)的收率和产物选择性。将费-托合成油中的含氧化合物(主要为醛、酮类)选择性加氢生成相应的醇,然后通过醇与金属钠反应生成醇钠,再通过蒸馏脱除醇钠,达到脱除含氧化合物的目的。分别将Cu,Cu-Zn,Cu-K,Cu-Ni,Pt负载在α-Al2O3和γ-Al2O3上制备催化剂,考察催化剂对费-托合成模拟油的加氢脱氧反应性能,并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费-托合成油中主要组分为烯烃和烷烃,少量含氧化合物主要为酮和醛;通过加氢可以将费-托合成油中的含氧化合物转化为醇,但对烯烃有饱和作用,以α-Al2O3为载体的催化剂的选择性优于以γ-Al2O3为载体的催化剂;Cu-Zn/α-Al2O3催化剂效果最好,在温度为180 ℃、压力为1 MPa、体积空速为2 h-1、氢油体积比为50的条件下进行模拟油的加氢试验,烯烃损失12%,醛加氢转化率达到95.3%,没有发现醇加氢生成烃类的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5.
国产石油馏分闪蒸预测中基团贡献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庆、克拉玛依原油,胜利、大庆、辽河和新疆原油小于350℃馏分,以及胜利、辽河和新疆原油大于350℃重馏分汽液平衡(平衡闪蒸温度与汽化率)预测的考察,表明采用正构烷烃模型分子-UNIFAC基团贡献法预测国产石油馏分平衡闪蒸是可行的,其计算方法较SRK模型简单,所需物性数据少,占机时少,预测准确性优于或与SRK模型相当,能够满足工程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6.
用三聚氰胺与硼酸合成了一种具有新形貌的介孔碳化硼氮(CBN)材料,并在其中掺杂Ag、Ni、Cu,合成出掺杂金属的碳化硼氮(M-CBN)。采用N2吸-脱附、SEM、XRD、NH3-TPD等手段对CBN与M-CBN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焙烧温度对CBN的影响及CBN与M-CBN对国V标准柴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890℃下焙烧制得的CBN比表面积高达1368 m2/g,3种掺杂不同金属的M CBN比表面积也均在1000 m2/g以上。CBN与M-CBN的形貌均为具有锋利边缘的类台阶状,且其孔径集中分布在3~10 nm之间。吸附过程为可自发进行的放热反应,15℃时的脱硫效果最佳。与CBN相比,M-CBN的总酸性位明显增多,吸附脱硫效果也更为优越,加入质量分数为1.25%的Ag-CBN吸附剂可使国V标准柴油中硫质量分数降至1 μg/g以下。Ag-CBN经4次再生循环使用后,脱硫率没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提高石油加工概论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油加工概论是我校非化工专业学生的一门限选课程,对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等方面的一些探索及体会。  相似文献   
8.
丁雪  刘熠斌  宋春敏 《广州化工》2013,(19):182-183
青年教师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关键。文章对青年教师教学观中的思想观、文化观、师爱观、实践观、科研信息观以及方式论、手段论、表达论问题进行了讨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是一支掌握了先进教学手段、素质较高的高端知识群体,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水平的素质修养,熟练把握教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9.
采用挤出法和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Ni、K改性的HZSM-5催化剂,通过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和吡啶吸附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固定床反应器上通过润滑油临氢降凝反应考察催化剂的降凝效果。结果表明,采用Ni、K改性的HZSM-5催化剂,润滑油基础油收率和粘度指数明显提高,就(3%Ni O,0.4%K)改性的HZSM-5催化剂而言,反应温度为300℃,压力为15 MPa,空速为1.0 h-1,氢油比为500∶1时,润滑油基础油的凝点为-20℃,收率为70%,粘度指数为103。  相似文献   
10.
化工热力学是国内外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对课堂教学的组织方式创新性地提出以核心内容为主线,注重思维模式的培养;以“情景创设”教学模式为主导,注重“教”与“学”的相互促进及知识体系的关联;强调基础理论与工程实际的紧密结合,实现了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转型,深化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