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11篇
  免费   1049篇
  国内免费   730篇
电工技术   1437篇
综合类   1435篇
化学工业   2426篇
金属工艺   1237篇
机械仪表   1626篇
建筑科学   1730篇
矿业工程   1093篇
能源动力   458篇
轻工业   1781篇
水利工程   839篇
石油天然气   1282篇
武器工业   222篇
无线电   155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39篇
冶金工业   922篇
原子能技术   246篇
自动化技术   1659篇
  2024年   142篇
  2023年   509篇
  2022年   422篇
  2021年   470篇
  2020年   482篇
  2019年   635篇
  2018年   648篇
  2017年   278篇
  2016年   322篇
  2015年   443篇
  2014年   1149篇
  2013年   743篇
  2012年   852篇
  2011年   861篇
  2010年   826篇
  2009年   851篇
  2008年   829篇
  2007年   887篇
  2006年   825篇
  2005年   792篇
  2004年   761篇
  2003年   641篇
  2002年   571篇
  2001年   501篇
  2000年   565篇
  1999年   552篇
  1998年   554篇
  1997年   489篇
  1996年   505篇
  1995年   453篇
  1994年   461篇
  1993年   366篇
  1992年   351篇
  1991年   340篇
  1990年   332篇
  1989年   229篇
  1988年   101篇
  1987年   88篇
  1986年   75篇
  1985年   66篇
  1984年   73篇
  1983年   55篇
  1982年   52篇
  1981年   48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7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羊皮中胶原蛋白的提取率和利用率,采用酸酶复合法提取羊皮胶原蛋白,再利用静电纺技术制备胶原基纳米纤维。以羊皮胶原蛋白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考察料液比、乙酸浓度、胃蛋白酶浓度和酶解时间四个因素对羊皮胶原蛋白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单因素最优水平;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羊皮胶原蛋白提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通过紫外光谱扫描、红外光谱扫描、SDS-PAGE图谱和扫描电镜等生化技术探讨酶解过程对胶原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然后将胶原蛋白和聚乳酸复合静电纺丝,制备得到胶原基纳米纤维。结果表明,酸酶复合法提取羊皮胶原蛋白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25 g/mL、乙酸浓度1.2 mol/L、胃蛋白酶用量1.0%、酶解时间72 h,在此条件下羊皮胶原蛋白提取率为38.42%±0.49%;紫外光谱扫描显示羊皮胶原蛋白于230 nm附近出现最大紫外吸收峰;红外光谱扫描、SDS-PAGE图谱分析表明羊皮胶原蛋白主要有α1、α2、β三种亚基成分组成,属于Ⅰ型胶原蛋白,且胶原蛋白的空间结构保留完整;扫描电镜直观表明了羊皮胶原蛋白的纤维网络结构保留较完整;静电纺丝得到的胶原...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孔均匀沉积冲击器(MOUDI)颗粒采样仪从ZS195单缸发动机尾气中采样,并用软X射线显微成像和软X射线三维重建技术从不同角度观察颗粒的形貌,用Amira获得不同工况、不同粒径级下颗粒的三维形貌和形态学参数,通过比较不同负荷工况和不同粒径级下颗粒的形态学参数,如分形维数、单位体积的表面积等,分析了不同工况和粒径级下这些形态学参数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4.
5.
本文介绍了日凌的成因和发生的规律,并对日凌发生时如何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7.
为了尽可能的去除钢中大颗粒的夹杂物, 在实验条件下通过向GCr15轴承钢中添加适量镁、稀土对夹杂物进行改性, 并利用Aspex夹杂物自动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对钢中改性后的夹杂物尺寸、类型、形貌等进行了观察、分析, 研究了稀土-镁复合处理对夹杂物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对轴承钢中加入微量镁处理, 可将未进行镁处理钢中的MnS-Al2O3、MnS、Al2O3夹杂改性为以含硫、镁复合夹杂物为主, 同时包含少量Al2O3、镁铝尖晶石夹杂.进一步采用稀土-镁复合处理后, 钢中的夹杂物转变为主要以含Re-S-O夹杂物为主, Al2O3、MnS、镁铝尖晶石夹杂逐步消失, 且夹杂物成球状分布, 绝大多数夹杂物在5 μm以下.稀土-镁复合处理轴承钢后, 10 μm以上的大颗粒夹杂物大大降低, 钢中的夹杂物明显得到细化.钢中镁含量不变时, 随着稀土含量的增加, 大颗粒夹杂物比例明显下降.而在稀土含量相近的情况下, 增加钢中的镁含量也有利于大颗粒夹杂物的去除.稀土-镁的相互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夹杂物的细化.   相似文献   
8.
CD-GF型钻井球阀阀体的结构最为薄弱,其外壳的开孔部位常出现开裂现象,影响钻井作业的正常进行。为此,运用ANSYS Workbench工程分析软件,对6种结构方案的CD-GF型钻井球阀阀体在压、拉、扭载荷作用下的力学特性进行详细的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拉力、内压和工作扭矩的组合作用下,相对于原阀体结构A,其他5种方案(A_1、A_2、B、B_1和B_2)在最大应力上减小的平均值分别为16. 4%、36. 0%、7. 6%、23. 2%和40. 7%,总变形量减小的平均值分别为16. 7%、37. 3%、22. 9%、30. 6%和45. 5%;在6种球阀阀体结构方案中,最大应力部位均出现在与阀体轴线垂直的孔壁上,随着与圆孔区域距离的增大,其应力值减小;在所有拉力、内压和工作扭矩的组合作用下,阀体的最大应力均小于其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其力学行为处于材料弹性变形阶段;拉力载荷是影响钻井球阀阀体强度的主要因素;结构B_2(外径增大28mm+双边开孔方案)对原阀体结构A的增强效果最好。研究结果可为钻井球阀阀体的结构优化与改进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搪玻璃因其优异的耐腐蚀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各种压力容器。但搪玻璃层热膨胀系数、延伸率、弹性、抗拉强度等物性参数与金属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易出现破损和失效等情况。对搪玻璃压力容器中搪玻璃层的失效形式及失效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针对各类失效形式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以HfN为增强剂、Ni为金属添加剂, 通过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ZrB2-HfN陶瓷材料, 研究了HfN含量(质量分数)对ZrB2基陶瓷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HfN质量分数从5%增加到15%, ZrB2-HfN陶瓷材料的硬度和抗弯强度先增大后减小, 而断裂韧度逐渐增大; 当HfN质量分数为15%时, ZrB2-HfN陶瓷材料的断裂模式为穿晶断裂与沿晶断裂共存; 当HfN含量为10%时, ZrB2-HfN陶瓷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其硬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度分别为: (16.47±0.24) GPa、(734.48±25) MPa和(5.37±0.20) MPa·m 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