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2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胜利油田单12区块内源微生物分子生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全面客观地了解油藏内源微生物生态变化规律,针对油藏微生物特点建立了基于PCR扩增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RFLP)2种研究方法。提取胜利油田单12区块注入水和产出水中微生物的总DNA,并以此DNA为模板PCR扩增16S rDNA,然后分别进行DGGE和T-RFLP分析。DGGE分析结果:注入水和单12-4井检测到的条带数各有10条,单12-5井有7条,但是单12-4井、单12-5井优势种群条带数都有6条,大于注入水的4条,表明油藏内源微生物具有十分丰富的多样性,激活剂的注入激活了内源微生物;T-RFLP分析表明,该区块油藏中主要存在脱硫弧菌、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和梭菌等细菌,这些均为有益采油菌类。该研究从分子生态学角度更准确地掌握了油藏微生物生态变化规律,为内源微生物驱油方案的优化和驱油效果的提高起到跟踪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胜利油田油水样中分离出一珠细菌B36 ,该菌耐温耐盐性良好 ,能以烃类作为唯一的碳源。该菌 5 0℃时在含有混合石蜡 (>C16原油馏分 )及其他营养物的培养基中摇床培养 12h后 ,培养液中菌数高达 7× 10 5个 /mL ,培养液表面张力由 6 1mN/m降至 32mN/m ,pH值由 7.0降至 5 .4。由培养 36h的上述培养液中分离出黄色粉末状表面活性物质 ,其产量为 0 .6 5 g/L ,经鉴定为脂肽。该菌分别与原油和混合石蜡在不含混合石蜡的培养液中培养 6d后 ,含水原油 5 0℃粘度由 6 5 .6mPa·s降至 15 .3mPa·s,6 0℃界面张力由 30 .6mN/m降至 1.2mN/m ,无水原油凝固点由 4 4℃降至 36℃ ,初馏点下降 ,终馏点升高 ,可馏出物 (轻组分 )由 4 5 .1%增至 5 7.8% ;混合石蜡 2d降解率为2 .1% ,6d降解率达 2 5 .8%。B36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采油微生物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单井吞吐可以有效提高稠油低效井产能,为了强化微生物作用效果,对内外源微生物进行综合研究。利用激活剂体系(糖蜜3g/L,玉米浆2g/L,硝酸钠1.5g/L,磷酸氢二钾1.2g/L,磷酸二氢钾1g/L)对地层水进行内源微生物激活,添加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SL-1进行细菌浓度和乳化能力研究,利用微生物复合吞吐技术对稠油低效井进行单井处理。结果表明,内源微生物被有效激活,细菌浓度峰值为5×108个/mL,乳化指数最高可达95%,产气量最高达260mL;相比单纯激活内源微生物,添加外源菌后细菌浓度由2×108个/mL增加至9×108个/mL,乳化指数峰值时间由20d缩短至15d。GO7-53X145井和SJSH14-8井取得了显著增油降水效果,为微生物吞吐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SP-7发酵液的性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胜利油田井口土壤中分离并培育出一株可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假单胞菌,命名为SP 7,考察了SP 7发酵液作为微生物采油用剂的相关性能。在含各种营养物的培养基中在37℃培养48h的SP 7菌发酵液,与等体积比的胜利河口油田一口井的原油(50℃粘度1019mPa·s)混合,生成O/W乳状液,长时静置后生成下相微乳状液。发酵液的油水界面张力为1.3mN/m。发酵液20℃时生成的泡沫稳定性(半衰期)较商品发泡剂新咪唑啉溶液略差,但50℃时则较好,泡沫体细小致密。发酵液在20~110℃热处理2h后,室温表面张力大体维持恒定(29.7~30.5mN/m);pH值在5.0~10.0范围的发酵液,室温表面张力基本不变(29.7~31.2mN/m);矿化度(NaCl质量浓度)在5.0×103~1.0×105mg/L范围的发酵液,室温表面张力也基本不变(29.7~30.3mN/M),矿化度为1.5×105mg/L时小幅上升至33.3mN/m。从发酵液中提取并纯化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含量为2.1g/L,用IR方法鉴定为脂肽和糖脂,室温时其临界胶束浓度仅为36mg/L。SP 7发酵液可直接用于三次采油。介绍了筛选和培养菌种所用培养基的组成及从发酵液中分离和提纯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程序。图3表2参6。  相似文献   
5.
嗜热解烃基因工程菌SL-21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以C15—C36直链烷烃为惟一碳源生长的解烃菌——地芽孢杆菌MD-2细胞中获得了1个新的烃降解基因——烷烃单加氧酶基因sladA。将基因sladA克隆到质粒pSTE33上,构建了重组质粒pSTalk。通过电转化将pSTalk转化入嗜热脱氮土壤芽孢杆菌ZJ-3内,构建了基因工程菌SL-21。SL-21兼具嗜热和解烃的功能,在70℃条件下,14d后对原油的降解率达75.08%。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体外重组的方式向嗜热菌中引入烃降解基因,从而构建嗜热解烃基因工程菌。  相似文献   
6.
在微生物采油过程中对驱油性能进行追踪、监测和评价非常重要,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快速定量分析成为一个重要的技术支持。为快速定量测定低浓度的鼠李糖脂,通过对苯酚硫酸法、排油圈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优化,分别得到了测量鼠李糖脂的标准曲线。结果表明:苯酚硫酸法最佳的酸化时间为1 h、酸化温度为80℃,该法可快速测定质量浓度为100~1000 mg/L的鼠李糖脂,吸光度(A)与鼠李糖脂质量浓度(c)的关系为A=7.465×10-4 c+0.047,线性关系良好(R2=0.9939);排油圈法可以快速粗略测定浓度为20~500 mg/L的鼠李糖脂,鼠李糖脂质量浓度—排油圈直径标准曲线的R2小于0.95,误差较大;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可以准确测定1~150 mg/L的鼠李糖脂,吸收峰面积S与c的关系为S=3085.4c-2201.4,R2=0.9993,线性关系良好。苯酚硫酸法、排油圈法可用于鼠李糖脂现场快速定量分析,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可用于室内精确定量分析。图7表1参20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采油技术与油田化学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卫东  宋永亭  陈勇 《油田化学》2002,19(3):293-296
微生物采油技术研究和现场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前景良好。本专论叙述了微生物采油与油田化学剂之间的关系,共分6个部分;①影响微生物采油的油田化学剂简介;②化学剂对微生物的不良作用,包括对微生物呼吸作用,蛋白质、核酸、结构大分子合成及细胞壁功能的直接影响和通过改变环境介质渗透压、氧化还原位,pH值对微生物生长的间接影响;③化学剂影响的评价,包括测定最低影响浓度、作用持续时间,并考虑化学剂在地层内的变化;④化学剂不利影响的消除,包括筛选具有抗某种化学剂的菌种,培育具有特定性能的菌种,如可用于聚合物驱后油田的可降解聚合物的菌种。⑤微生物采油需要的化学剂:碳源、氮源、磷源等,利用内源微生物的驱油技术。⑥简短结论。  相似文献   
8.
我国86.3%的油田采用注水采油方式开采,平均每产一吨原油需注水2~3吨。在注水系统中,污水处理是个很大的问题。若水质不合格,回注时引起管线严重腐蚀,伤害油层,不仅导致注水压力上升,而且影响产量。纯化油田是胜利纯梁采油厂典型的低渗透性油田,对回注污水要求较高,尽管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水质仍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9.
为寻找可应用于三次采油的新型生物表面活性剂,以内酯型槐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为驱油剂,系统评价了其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界面活性、乳化性能及耐温耐盐能力,并通过室内物理模拟驱油实验研究了其驱油效率.结果表明:内酯型槐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为100 mg/L,具有良好的表面和界面活性及乳化性能,其乳化性能比石油磺酸盐稳定;具有较强的耐温耐盐能力,适用于高温高盐的油藏环境;内酯型槐糖脂表面活性剂的有效驱油质量浓度为10 mg/L,随着其质量浓度的增加,驱油效率成倍增加,当其质量浓度达到10 000 mg/L时,可提高采收率7.15%,具有良好的驱油性能.通过实验还发现石英砂对内酯型槐糖脂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量较少,说明其是比较经济的生物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0.
以高温产乳化剂菌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SL-1为对象,研究该菌株的生长和界面趋向性,同时利用微观仿真可视模型,研究SL-1菌对水驱后残余油的驱替作用和机理。结果表明:该菌具有嗜烃性能,在高温(65℃)和高压(10MPa)复合极端环境中,SL-1菌能够以原油为唯一碳源进行繁殖代谢,降解原油;代谢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乳化原油和改变岩石润湿性的作用,残余油被乳化分散成油滴;此外,该菌可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和原油粘度,改善残余油的流变性。膜状残余油、柱状残余油以及盲端残余油等不同类型的残余油都能被有效驱替,最终提高原油采收率为12.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