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海拉尔盆地断块发育、砂体零散、薄差储层纵向无应力遮挡,应用常规压裂工艺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开展了可降解纤维压裂技术研究.通过室内实验研制了纤维压裂液体系,改善裂缝铺砂剖面并形成有效支撑,纤维在90℃条件下可降解96.0%,具有良好的悬砂性能且不影响裂缝的导流能力;应用纤维转向压裂工艺使裂缝改造成多条分支裂缝,扩展裂缝与油藏接触面积,压裂效果显著.现场试验表明:可降解纤维压裂液施工井裂缝导流能力和改造效果好于邻井,裂缝导流能力由24.5 μm2·cm增加到31.5 μm2·cm;采用纤维转向压裂工艺的重复压裂井产液强度由初次压裂的0.089t/(d·m)提高到0.16t/(d·m).  相似文献   
2.
海塔盆地压裂改造经常出现压不开、施工压力过高、低砂比阶段砂堵等异常难压情况,压裂施工成功率仅为81%.从储层地质和工程技术两方面分析了异常难压储层产生的原因,找到了压不开、异常高压、低砂比砂堵储层压裂技术难点.在完善设备、管柱、工艺等基础上,针对不同难压储层实施优化射孔、压前酸化、应用低摩阻压裂液、实时控制等相应技术对策,取得了较好效果,矿场试验成功率提高到91.8%.  相似文献   
3.
压裂增产改造是实现大庆低渗透储层开发建产的主要手段。大庆油田低渗透储层的大规模压裂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施工成本高,难以实现效益开采。为提高外围低渗透储层增产改造效果,采用纤维缝内暂堵多分支缝压裂技术来提高人工裂缝泄油面积。通过室内实验评价了纤维性能、明确了分支裂缝形成条件;结合数值模拟及现场施工需求,确定了缝内转向时机与工艺施工时间,优化了缝内裂缝转向条数与缝长,确定了纤维缝内暂堵多分支缝优化设计方法。纤维缝内暂堵多分支缝压裂技术可在保证改造效果的同时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实现低渗透储层的经济有效开采,已在大庆外围低渗透储层成功应用18口井,取得了较好的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4.
海拉尔盆地断块多、储集类型多、储层低渗透,物性条件复杂、敏感性强,常规压裂效果差,同时受井网与压裂施工成本的限制,无法采用大规模压裂。为此,需扩大裂缝与油藏的接触面积,提高单井产量,才能提高压裂效果。基于对储层岩性复杂程度的准确认识,使用全缝长裂缝形态模拟来优化压裂设计,通过应用可降解纤维+高浓度陶粒缝内暂堵的工艺方法形成了多分支裂缝压裂技术。现场试验 14 井次,压裂后平均单井增油 3.8t/d,同时采用多分支缝压裂技术的重复压裂井压裂后产量达到 7.0t/d,超过初次常规压裂产量4.5t/d,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海拉尔盆地断块多、储集类型多、储层低渗透,物性条件复杂、敏感性强,常规压裂效果差,同时受井网与压裂施工成本的限制,无法采用大规模压裂。为此,需扩大裂缝与油藏的接触面积,提高单井产量,才能提高压裂效果。基于对储层岩性复杂程度的准确认识,使用全缝长裂缝形态模拟来优化压裂设计,通过应用可降解纤维+高浓度陶粒缝内暂堵的工艺方法形成了多分支裂缝压裂技术。现场试验14井次,压裂后平均单井增油3.8t/d,同时采用多分支缝压裂技术的重复压裂井压裂后产量达到7.0t/d,超过初次常规压裂产量4.5t/d,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海拉尔油田断块油藏地质条件复杂、非均质性强,常规压裂措施效果不理想。为进一步提高低产低效区块整体开发效果,运用压裂工程与油藏地质一体化的研究方法,开展了复杂岩性储层岩石力学参数精细解释,明确了油田开发后期区域动态应力场变化规律;采用非对称全缝长人工裂缝模拟技术,并结合水流优势流场,进一步优化多分支裂缝压裂施工参数,实现油田整体有效动用。现场应用12个区块161口井,油井累计增产18.05×10~4 t,水井累计增注70.90×10~4 m~3,水驱控制程度提高了18.5%,措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致密气藏复杂裂缝压裂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庆油田深层致密砂砾岩储层直井采用常规凝胶加砂压裂技术施工13口井,存在施工规模大、压裂后产量低的问题。分析认为由于储层致密,有效渗流距离短且应力差大,压裂形成单一裂缝,导致改造体积较小。因此,结合储层岩石脆性高的特点,利用水平井人工裂缝的相互干扰来降低应力差,并采用复杂裂缝压裂工艺扩大裂缝改造体积,提高单井产能。通过参数对比,水平井施工规模为直井7.8倍,压裂后产量是直井的17倍。应用情况表明该压裂增产工艺技术可行,为致密气储层的高效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海拉尔盆地断块多、储层低渗透、物性条件复杂,由于非均质性强导致井网条件下常规压裂单一裂缝效果差。以完善注采关系和形成有效驱动体系为目标,基于对复杂岩性储层应力场变化规律的认识,研究了缝内转向形成多裂缝机理。通过优化转向裂缝条数与尺寸,应用缝内暂堵工艺方法,形成了大规模缝内转向压裂技术。该技术主要特点是能够扩大裂缝与油藏的接触面积,增大井筒与地层的连通能力,增强压裂效果。现场试验井压后平均单井增油6.6 t/d,同时水井降压增注效果明显,形成了完善的注采关系。  相似文献   
9.
海拉尔油田是一个多断块、多储集类型的油田,储层物性条件差,岩性变化复杂。海拉尔盆地薄互层油藏在压裂过程中,能否形成增产效果显著的"长缝",受到地应力剖面的限制,而横波时差数据为目前解释地应力的关键参数。作者综合对比了各种求取横波的经验公式的优缺点及适应性,并将常规测井曲线解释应用到地应力剖面解释中,实现了地应力剖面的准确解释。现场实施表明,这种经验公式与测井解释相结合解释地应力的方法,预测压裂效果精度高,为该薄互层油藏高效压裂改造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致密火山岩储层天然裂缝发育差,低孔、低渗、致密、非均质性强,需要应用水平井大规模分段压裂工艺实现有效开发。随着储层物性变差,可缩小压裂裂缝间距保持单井产量;为明确最优改造裂缝间距与施工规模,基于储层孔渗特征、相渗特征、流动特征的认识以及不同裂缝间距压裂产生的干扰,确定致密火山岩储层最优改造裂缝间距。应用压裂后分段产气监测,认识分段产量与改造规模关系,明确致密火山岩储层最优改造规模,有效指导压裂方案优化,提高设计针对性与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