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本文从两种思路出发,对特殊岩性油气藏的共性即储裂缝进行研究,一是从储层裂缝形成的古构造应力场出发,根据弹性力学理论,确定并预测储层的造裂缝的组系,方位和密度的三维分布;三是从储层的岩性,岩相单元入手,弄清储层岩性分布特征与裂缝分布的关系,同时分别对碳酸盐岩储层岩性的平面分布,火山岩储层岩相分布,变质岩储岩性和构造应力场分布,以及低渗透油藏储层预测及砂体展面进行研究,通过在虹光古潜山及杜家台油层,欧得蛇子火山岩及牛心坨变质岩潜山等滋动勘探区块的应用,取得了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井网调整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注采井网调整是提高老油田高含沙漠朱油采收率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欢50断块低渗透油层地应力和储层裂缝方向的研究,进行渗流场的数值模拟,找出了影响低渗透油层油水运动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注采井网调整方案,为低渗透油田中晚期注采井网调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辽河油田欢127块兴隆台油层剩余油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辽河油田欢127块兴隆台油层是典型的正常压力系统高密度、高黏度稠油油藏.该块油田生产能力低,地层水水侵严重、严重影响开发效果,井况逐年变差,各种措施效果逐年变差.为了认清剩余油分布规律,选择了欢127块东、西两块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井区,应用数值模拟方法、虚拟井的处理方法、典型井组精细研究和多井组综合研究方法,建立了各井组和全区小层砂体剩余油饱和度等值图,定性、定量地分析了平面、纵向剩余油分布规律,有效地深化了对剩余油的认识,为断块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影响辽河油田SEC动态储量关键因素,运用单因素评价分析、多因素约束的方法,分析了各因素对SEC动态储量敏感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原油价格是最敏感因素,低油价时期,常规油田经济极限产量增大而PD储量减少,其次为操作成本;评估单元、递减曲线类型、评估初始点、递减率是SEC动态储量评估合理性的重要因素。该研究成果对其他油田公司评估SEC动态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静北潜山地层岩性主要为变质陆源碎屑岩、混和岩、碳酸盐岩、蒸发岩及硅质岩等,与邻区的大红峪组、高于庄组、杨庄组、雾迷山组岩性特征极为相似;微古植物有20属种,特征化石及化石组合特征可与邻区蓟县剖面的中元古界对比;潜山地层中的伊利石结晶度为122~150,b0值为9.00~9.066,变质程度为浅变质绿片岩相,而邻近区域只有中元古界具有这样的特征;地球化学特征也与邻区中元古界的高于庄组、杨庄组、雾迷山组类似,而与古生界的差别极大.综上所述,静北潜山地层应与邻区中元古界的大红峪组、高于庄组、杨庄组和雾迷山组相当.  相似文献   
6.
利用各种分析化验手段研究了辽河冷家油田冷43断块稠油油藏S1+2段砂砾岩储层的成岩作用特征,建立了储层的成岩演化模式,研究了储层的孔隙类型,定量分析了储层成岩作用对储层孔隙演化的影响,为冷43断块油藏描述提供了成岩模型和孔隙演化模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